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县媒体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5-09-02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按照开展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我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检视、边整改,深入基层访民意、听民声、察民情,并结合自己所分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如何做强主流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着力查找、认真研究全县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打通引导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一些借鉴。

一、调研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先后深入长城镇、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文旅局、融媒体中心、网信办、长城村、铁边城村等镇村、单位,与基层群众、镇村干部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就受众群体需求、获取信息渠道、新闻宣传效果等方面开展调研,听取大家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随后,为充实调研内容,我还电话联系县统计局、县广电网络公司、县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单位,对全县城乡居民户数、广电网络电视接入数量、移动手机用户数量等相关数据和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全县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情况

我县共有常住居民4万余户,其中居住在县城的近3万户、居住在农村的1万余户。手机、电视和报纸是我县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一)读报群体日益萎缩,影响甚微。2022年,通过我县宣传部门订阅的《延安日报》2600余份,《陕西日报》1400余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各400余份,党报党刊全部为财政代扣订阅,靠行政命令推动,主要受众群体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镇村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由于人们从手机和互联网获取信息更为方便和快捷,极大地压缩了报纸的存在感。再者报纸在农村基层发送不及时,等拿到手时新闻已经成“旧闻”了。

(二)广电网络电视用户逐年下降,地位尴尬。近几年受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费用更优惠、服务更到位等因素冲击,全县广电网络有线电视用户已经从2016年最高峰时的34000户下降到目前的21000余户,其中县城居民12000余户,乡镇驻地及农村用户9000余户。全县所有镇(街)驻地及行政村闭路电视基本全部覆盖。部分边远村庄的农村群众依旧使用地面卫星接收器观看电视,无法收看《陕西新闻》《延安新闻》《吴起新闻》。

(三)广播覆盖范围较小,聊胜于无。目前我县有一个调频广播FM103.8MH,每天大约播放两个半小时的本地内容,主要设有《吴起新闻》《故事吴起》《读书时间》等栏目,其它时间转播中央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陕西新闻广播等节目,在主城区设有5个外放点,每天早中晚定时播放。虽然广播节目挺受县城居民欢迎,但覆盖范围仅为县城区域范围内。过去农村的大喇叭早已不复存在,广大农村群众均表示多少年也没听到过广播了,许多年轻人对广播甚至感到很陌生。

(四)移动终端全面发力,前景无限。据今年二季度统计数据,目前全县共有手机16.2万部,其中移动用户10.2万部、电信用户3.4万部、联通用户2.3万部、广电用户0.3万部。智能手机用户快速增长,受众大量转移到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来获取信息、消遣娱乐,广大农村信息孤岛的情况几乎不复存在。以调研走访的长城村和铁边城村为例,长城村常住人口240户476人,使用智能手机333人;铁边城村常住人口304户994人,使用智能手机696人。据座谈了解和入户走访,群众每人每天基本有2小时以上的时间在手机上看新闻、刷微信,最喜欢看的是快手抖音等短视频。

三、我县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县媒体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57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