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在崭新的XX校区召开2025学年第一学期的开学工作会议。首先,我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新学期的诚挚问候!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对我们XX学校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我们顺利完成了整体搬迁的历史性任务,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学校发展新纪元的开启。站在这个全新的起点上,召开本次会议,主旨在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新学期的奋斗目标与核心任务,为学校在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进行全面的动员与部署。
一、审时度势,深刻认识新阶段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回望过去的一学年,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XX市的统考中名列前茅;德育工作特色鲜明,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同志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然而,成绩已属过去,未来任重道远。随着新校区的正式启用,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流的硬件设施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广阔的办学空间为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社会各界、广大家长对我们的期望也随之水涨船高。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可以大有作为、也必须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
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相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乔迁新址并非简单的“平移”,而是一场深刻的“蝶变”。新的环境需要我们去适应,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我们去探索,新的融合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如何快速实现人与环境的融合、新老文化的融合、管理与服务的融合?如何将一流的硬件优势,转化为一流的育人优势和办学品质?如何在高起点上,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更高层次的跨越?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深入思考并着力破解的时代课题。因此,全体同志必须摒弃“歇一歇、等一等”的安逸思想,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以“归零心态”和“冲刺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各项工作。
二、擘画蓝图,全面实施“136”发展战略新路径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学校经过深入研讨和审慎规划,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即“136”发展战略。这是指导我们未来工作的总纲领,是引领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1”是锚定一个核心目标。即将XX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办学理念先进、教师队伍卓越、育人成果丰硕、校园文化深厚,在XX区域内具有显著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高品质现代化品牌学校。这个目标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是夯实三大发展基石。
第一,文化立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根脉。尤其是在新校区,重塑和升华校园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要深入挖掘学校历史传统中的精神内核,结合新时代教育要求,构建以“融情而教,融智而育”为核心理念的XX文化体系。让这种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在每一位师生的言行举止中,成为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质量强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是赢得社会尊重和家长信赖的硬道理。必须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将全部工作的重心聚焦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育人水平上来。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确保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第三,改革兴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激活力。要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教师发展等关键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具有XX学校特色的改革成果,为学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6”是构建六大支撑体系。
一是构建高品质的立德树人体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保育人方向不偏、根基牢固。
二是构建高水平的教学研训体系。以教研和科研为双翼,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学相长。
三是构建高素质的教师发展体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是构建高效率的内部治理体系。优化管理架构,明晰权责边界,实现科学决策、精细管理、高效运行。
五是构建高标准的后勤服务体系。确保后勤保障有力、服务育人到位,为师生创造安全、舒适、温馨的工作学习环境。
六是构建高站位的安全稳定体系。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确保校园长治久安,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136”发展战略,明确了我们的奋斗方向、发展路径和工作抓手。全校上下必须深刻领会其内涵,并将其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学校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523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