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院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结合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进一步找准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营商环境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现将有关情况和下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我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该项工作提质增效。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统筹调度我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促落实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并安排专人收集、整理、报送相关工作材料。
二是健全机制明确职责。为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巩固提升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我院先后印发《关于落实<全市法院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年改革任务落实的工作方案>及<xx县关于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年改革任务落实的工作方案>的方案》《关于强攻“一号改革工程”升级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对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目标任务,分解任务清单,定向精准发力,结合各部门职能特点,明确岗位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形成合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立足审判主业,提供司法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我院将司法审判融入经济发展的大局中,为各类市场主体经营活动保驾护航。
一是妥善审理合同纠纷,维护公平自由市场秩序。自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共受理合同类纠纷案件1998件,审结1825件,结案率90.30%。尊重契约自由,提升执行合同质效,依法促进市场交易,最大限度尊重当事人关于合同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的约定,严格审查合同纠纷中的解除条件,对确有违约情形的合同纠纷,依法保障守约方的合同权益,妥善认定违约金及赔偿损失金额,依法支持守约方实际损失及可得利益损失的诉求,同时,对过高违约金予以调整,防止利益失衡。
二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推动公司内部治理规范化、市场化、法治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共受理公司类纠纷67件,审结66件,结案率98.50%。妥善处理公司决议纠纷,维护公司内部自治,防止司法过度干预公司治理,推动公司治理法治化运行,依法加强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我院在审理原告袁某某诉被告某园林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一案中,根据《公司法》及被告园林公司章程等规定,判令被告某园林公司提供股东会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供原告袁某某查阅、复制,有效保护公司股东的知情权。
三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审慎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票据、保险等金融类纠纷,严格审核借贷利率,依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快速审理金融纠纷,严惩违约行为,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自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金融审判团队共审理案件368件,旧存2件,审结366件,结案率为98.92%。
四是提高刑事审判工作,净化市场竞争环境。自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共受理刑事案件348件,旧存7件,审结341件,结案率96.06%,判处罪犯453人。通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依法审理涉黑涉恶及涉“保护伞”案件10件44人,其中对社会影响恶劣的王某明等27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各被告人依法分别判处21年至2年不等刑期,大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聚焦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
一是强化审判管理。进一步强化对立、审、执、破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有效压缩各环节周期。加强审限管理,运用线上监管平台,对长期未结、超审限案件建立定期通报及院庭长“约谈”制度,严格执行审限四级审批制度、变更审限审批制度和“红灯”预警制度,实现对长期未结、超审限案件的“可视化”管理。一把手定期调度通报案件办理进度,审管办定期通报案件评查结果。加强“四类案件”“发改再”等案件的监管力度,对重点案件进行标记,建立三级审批结案制度,实现重点案件重点监管。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裁判文书评查,重点评查针对涉诉信访、“发改再”等案件,及时发现、纠正案件质量问题。充分推进民商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审委会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审判工作的职能,提炼裁判理念、梳理裁判规则、统一裁判尺度。
二是推进繁简分流改革。加强适用民事诉讼繁简分流程序,成立速裁团队。自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以速裁方式共计审理案件3134件,年均结案率均达到100%,平均结案周期为7天。针对离婚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事实比较固定化的案件制作表格式、要素式文书模板,努力实现减诉累、降成本、简庭审、简文书。构建类案的相对集中化审理,促进案件高效审结。
三是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围绕人民群众多元法治需求,做好诉源治理,做优特邀调解,共确定453名特邀调解员,出台特邀调解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健全诉前委派调解与诉中委托调解机制,与县交警大队、卫健委、物业管理协会、妇联、律师事务所、农行等单位签订联合调解协议备忘录,充分发挥各相关单位的业务特长,参与矛盾纠纷化解。通过多元解纷机制,诉前化解大量民商事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为平安xx建设作出了法院贡献。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通过诉前调解案件2153件,调解成功率75.87%;申请司法确认案件45件,涉及标的额978万余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14万余元。
(四)依托“智慧法院”,打造全方位诉讼服务体系
我院为进一步提升诉讼主体对诉讼服务的体验感、获得感,积极运用“智慧法院”的最新成果,结合诉讼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诉讼服务平台,不断优化诉讼主体诉讼体验。
一是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增加诉讼服务中心的便民功能,设立导诉区、诉前调解区、立案区、速裁区、信访接待区、法官约见区、执行事务区等服务场地,让群众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即当事人能办理开庭以外的其余所有事务。
二是全面优化网上立案服务功能。建立网上“一站式”诉讼服务机制,优化审判综合服务平台、江西移动微法院服务平台的运用,大力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降低企业诉讼成本。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共进行网上立案557件、跨域立案126件。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县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和下一步打算汇报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99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