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促进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现状和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路径,旨在提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质量和效能,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发展趋势
(一)审计范围不断拓展。近年来,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范围逐渐从传统的一般公共预算扩展到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全口径预算领域,实现了对财政资金收支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同时,审计的对象也从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延伸到参与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如国有企业、金融机构、政府融资平台等,进一步拓展了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二)审计方法日益丰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积极引入大数据审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审计向数字化、智能化审计的转变。通过构建大数据审计平台,对海量的财政财务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挖掘,能够快速发现疑点线索,精准定位问题,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此外,审计过程中还注重运用绩效审计、跟踪审计等方法,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执行效果的综合审计转变。
(三)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成果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审计报告所揭示的问题得到了及时整改和落实,审计建议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许多地方政府建立了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整改工作的跟踪督促和检查验收,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审计成果得到充分运用,促进了财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面临的挑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现状、挑战与优化路径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99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