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民政工作整改提升部署会上的讲话材料

2025-07-02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县长在民政工作整改提升部署会上的讲话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民政工作整改提升部署会,核心任务就是正视问题、对标先进、聚力攻坚,全面提升民政服务效能。民政工作承载着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治理、发展社会服务的重大职责,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最直接、最紧密的桥梁纽带。当前,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县民政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一些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亟待破解。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检视、深刻剖析、坚决整改,奋力推动全县民政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深刻把握整改提升的极端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一)提升站位,认清肩负的政治责任。胸怀国之大者,站稳人民立场。民政工作直接服务千家万户,件件关乎民心向背。必须深刻认识到,做好民政工作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社会救助是否精准及时、养老服务是否优质可及、儿童福利是否保障到位、基层治理是否和谐有效,都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到实处的试金石。服务发展全局,维护和谐稳定。民政领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敏感环节。低保政策执行偏差、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疏漏、殡葬领域乱象、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不力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民生底板,夯实稳定根基。把握时代要求,勇于担当作为。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民政工作提出更高标准。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人口老龄化趋势呼唤更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基层治理现代化亟须健全城乡社区治理格局。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积极作为,展现新时代民政人的担当。

(二)正视差距,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服务供给有短板,最后一公里仍不通畅。部分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设施陈旧、功能不全,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不均、服务单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作用发挥有限;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偶有错漏;殡葬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群众反映不方便、不满意。政策落实有温差,精准度时效性待加强。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机制不够灵敏,存在漏保”“错保风险;临时救助政策宣传不到位、申请程序繁琐,影响救急难效果;部分惠民补贴资金发放存在延迟现象;基层在执行政策时有时存在一刀切打折扣问题。改革创新有不足,发展动能需持续激发。智慧民政建设相对滞后,数据共享不畅,影响服务效率;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不够完善,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参与民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基层治理中群众参与渠道有待拓宽,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不够深入。能力作风有弱项,履职根基亟待加固。部分干部政策理解不深、业务能力不强,服务群众本领恐慌;少数窗口单位、基层站点存在服务态度生硬、办事效率低下问题;个别领域风险意识不强,对潜在矛盾隐患排查化解不及时、不彻底。

(三)对标先进,明确学习的榜样标杆。学习理念之。瞄准省内外先进地区(如浙江浙里救、江苏社区万能岗模式),学习他们以数字化改革牵引整体智治、以系统观念推动政策集成、以需求导向优化服务供给的先进理念。借鉴机制之。深入剖析标杆地区在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创新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打造阳光透明殡葬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高效运行机制。感受服务之。体会先进地区如何通过精细化、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举措(如身后一件事联办、困境儿童全链条关爱、助残服务零距离),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服务的温度与质感。领悟作风之。对标先进地区干部队伍展现出的专业专注、务实高效、亲民为民的优良作风,反思自身差距,明确改进方向。

(四)凝聚共识,汇聚整改提升的强大合力。破除等靠要思想,树立主动作为意识。深刻认识到整改提升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软任务而是硬要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必须主动认领问题,积极谋划对策,迅速行动起来。打破条块分割壁垒,强化协同联动格局。民政工作点多面广,涉及部门众多。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民政部门牵头抓总,财政、人社、卫健、教育、残联、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乡镇(街道)落实属地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坚定攻坚克难决心。面对历史遗留问题、体制机制障碍、资金资源约束等困难,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啃硬骨头,善于创新思路,千方百计寻求突破路径。摒弃过关交卷心态,追求长效长治目标。整改提升绝非一时之功,必须着眼长远,建章立制,将有效做法固化为常态化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弹、服务可持续、效能稳提升。

二、精准把脉开良方,聚焦短板强根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狠抓问题整改

(一)聚焦民生保障,强化兜底精准度。实施社会救助动态清零行动。健全线上大数据比对+线下铁脚板摸排的主动发现机制。民政牵头,联动医保、残联、教育、工会等部门数据,精准识别潜在困难对象;压实村(社区)网格员责任,常态化入户走访,确保困难群众应纳尽纳、应救尽救。年底前实现疑似困难对象排查率100%,符合条件的救助申请审核确认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开展救助政策通达直达工程。编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民政惠民政策明白纸”“一图清,通过村居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网格群、入户宣讲等多种渠道广泛推送。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政策咨询首席专员,提供精准解读。群众对主要救助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优化临时救助救急解难流程。全面下放小额临时救助审批权限至乡镇(街道),推行先行救助、后补手续。建立民政、财政、乡镇(街道)快速响应联动机制,对遭遇重大突发困难的群众,确保24小时内启动救助程序,资金5个工作日内发放到位。临时救助平均办理时限压缩50%。严把救助资金安全高效关口。完善资金监管体系,运用一卡通平台确保精准发放、阳光运行。民政、财政、审计部门强化协同,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行为。救助资金发放准确率、及时率均达100%,违规问题零容忍

(二)聚焦一老一小,强化服务可及性。打响养老服务提质扩容攻坚战。制定实施《**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年内完成*所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新增*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大力推广中央厨房+社区配送+入户助餐模式,年底前实现城区助餐服务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达70%。卫健、民政联动,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全覆盖。年底前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0%,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织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防护网。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实施全员轮训。民政、教育、公安、妇联、团委协同,深化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对困境儿童实行一人一档、精准帮扶。困境儿童保障政策落实率100%,强制报告制度知晓率、执行率100%。筑牢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基础桩。残联、民政联动,优化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审核、发放流程,推广全程网办”“上门帮办。加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点建设。依法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强化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发放率100%,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规范高效。推动专项事务规范便民再升级。科学规划建设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坚决整治散埋乱葬、违规建大墓等问题。深化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推广节地生态安葬。优化婚姻登记服务,推进婚俗改革试点。规范区划地名管理服务。年底前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处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婚姻登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服务满意率98%以上。

(三)聚焦基层治理,强化城乡社区效能。实施社区减负增效专项行动。由县委办、政府办牵头,民政、组织部门具体落实,制定并刚性执行《**县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及《协助事项负面清单》。全面清理规范要求社区出具的各类证明。建立职能部门事务下沉社区费随事转机制。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清单外事项减少30%以上,万能章现象基本杜绝。深化五社联动实践创新。制定出台《**县深化五社联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实施意见》。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年底前每个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5个、农村社区不少于5个社区社会组织。建强用好乡镇(街道)社工站,实施专业服务项目。规范发展社区志愿服务,推广积分激励。年底前实现五社要素在城乡社区有效联动、机制基本健全。推进智慧社区一网统管建设。依托县智慧城市平台,整合党建、综治、城管、民政等各类网格,构建多网合一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推广使用社区APP、小程序,实现政策咨询、事项办理、诉求反映、协商议事掌上办。年底前城区智慧社区平台覆盖率达80%,农村覆盖率达50%。激发居民自治内生动力源泉。全面推广民情恳谈会”“社区议事厅”“小院议事等协商形式,完善村(居)民会议、代表会议制度。修订完善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探索建立社区治理积分制、楼栋长(村民小组长)责任制等激励机制。每个社区(村)年内至少形成2个以上协商解决公共问题的成功案例。

三、他山之石可攻玉,博采众长促跨越,在对标学习中拓宽视野提升标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县长在民政工作整改提升部署会上的讲话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02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