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投资环境优化与营商服务提升会上的讲话

2025-07-02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区委书记在投资环境优化与营商服务提升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投资环境优化与营商服务提升会,这既是一次总结成绩、分析问题的研判会,更是一次明确方向、加压奋进的动员会。投资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营商服务是吸引企业、留住企业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持续深化改革,积极主动作为,投资环境和营商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企业和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今天,我们就是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投资环境大优化、营商服务大提升,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营商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必须以更高站位深化认识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营商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区域竞争白热化,营商环境是抢占先机的强引擎

当前,区域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地围绕招商引资、要素集聚展开全方位比拼。从全国视角看,长三角依托完善的产业集群与高效的政务服务,吸引特斯拉超级工厂等重大项目落地;珠三角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政策,持续巩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地位;京津冀通过协同发展战略,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与新兴产业培育齐头并进,这些地区凭借优越的营商环境,构筑起强劲的发展引擎。在省内,兄弟县区同样不甘示弱,有的推出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有的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区域间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愈发激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赛中,营商环境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XX区要实现破局突围,必须锚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改革,用精准高效的服务提升竞争力,让这片热土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首选地、人才创新创业的梦想港湾。

(二)企业发展新需求,营商环境是茁壮成长的营养土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要求已发生深刻转变。企业不仅需要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以及土地、人才、能源等要素保障,更期待构建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体系,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打造一网通办”“秒批秒办的高效政务服务,减少审批环节与时间成本;建设教育、医疗、交通等优质公共服务配套,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只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政策更有温度、服务更有速度、保障更有力度,才能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专心发展。我们要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倾听企业发展新诉求,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以制度创新破解堵点,用数字赋能提升效能,让XX区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助力企业扎根成长、做大做强。

(三)群众期待日益高,营商环境是幸福生活的试金石

营商环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就业层面来看,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能够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生根,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待业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从而提高收入水平;在消费领域,企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更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供给,群众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切实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本质上也是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是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改进工作作风的关键契机。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强化政策支持,既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能让群众在办理各类事务时感受到便利与高效,进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建立群众意见收集反馈机制,深入基层调研,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共享发展成果。

二、问题短板是前行的风向标,必须以更严标准找准症结

虽然我们在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营商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一)政策落实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仍需加力

近年来,我们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涵盖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力求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执行层面看,个别部门对政策精神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存在机械执行、选择性执行的现象,导致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从宣传层面看,政策解读渠道较为单一,部分企业因信息不对称,对惠企政策不知晓、不会用;从配套层面看,部分政策缺乏细化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梗阻现象。比如,一些企业反映,部分惠企补贴政策在兑现过程中,存在申报材料多、审批环节复杂、资金拨付周期长等问题,企业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政策落地难、见效慢,企业获得感大打折扣。

(二)服务效能待提升,办事便利度还有进步空间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简化审批事项、推行线上办理等举措,政务服务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对照企业和群众的殷切期望,对照先进地区的标杆标准,仍存在明显差距。从服务意识层面看,个别部门还停留在管理思维,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表面热情但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政策解读不细致、办事指引不清晰,导致企业群众反复沟通仍难以解决问题;从流程效率层面看,部分审批事项仍存在环节过多、材料繁琐的问题,一些证明材料重复提交、部门间互为前置条件,企业和群众办事需要多次跑腿、多头对接;从数字化建设层面看,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力度不足,不同系统间数据接口不兼容,信息共享不畅,数据孤岛现象突出,无法实现一网通办的高效服务目标。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三)要素保障有缺口,资源供给与企业需求存在落差

要素保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项目落地的卡脖子难题,受限于用地指标动态调配机制不完善,部分区域土地利用率偏低,而真正具备高附加值的优质项目却因土地指标不足,陷入无地可用的困局,导致建设周期被迫延长,错失市场先机。融资渠道不畅问题同样严峻,尽管近年来金融扶持政策不断出台,但中小企业因抵押物不足、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仍面临银行贷款门槛高、社会资本参与度低的困境,叠加担保成本、风险溢价等因素,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也愈发凸显,一方面,高端研发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因区域配套政策缺乏吸引力而引不进、留不住;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技能型人才培养滞后,导致企业技术升级和生产效能提升遭遇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动能。

(四)市场活力未释放,公平竞争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营商环境的核心。目前,市场监管体系仍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在部分新兴行业和交叉领域,由于监管职责边界模糊、数字化监测手段不足,导致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基层执法单位存在自由裁量权使用不规范、执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既增加了企业合规成本,也削弱了市场规则的公信力。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仍存在差距: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覆盖范围不够全面,跨部门、跨区域的信用数据整合效率较低;部分企业和个人对信用建设重视不足,虚假宣传、合同违约等失信行为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市场活力的释放,更影响了优质企业的投资信心,必须以系统性改革思维推动市场环境优化升级。

三、目标任务是奋进的路线图,必须以更明方向锚定坐标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我们要明确目标任务,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推动投资环境和营商服务实现新提升。

(一)政策环境更宽松,让企业轻装上阵闯市场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常态化企业需求调研机制,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线上平台反馈等方式,精准掌握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环节的痛点难点,动态调整政策方向。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线上利用政务新媒体、企业服务APP推送政策解读图文、视频,开设政策答疑专栏;线下组织政策宣讲进园区”“政企面对面等专题活动,安排政策专员一对一辅导,确保企业读懂、用好政策。建立政策落实跟踪问效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流程监测,定期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问题,对落实不力的单位挂牌督办,确保政策红利及时足额惠及企业,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区委书记在投资环境优化与营商服务提升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601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