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延安五老”在作风建设中的率先垂范

2025-06-24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人不率则不从 身不先则不信——“延安五老”在作风建设中的率先垂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领导干部的作风历来是引领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的重要风向标。被誉为“延安五老”的吴玉章、林伯渠、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资历深、职务高、贡献大,始终保持对信仰、对纪法、对人民的敬畏,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延安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觉而正确的以身作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特权是最大的不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旗帜鲜明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斗争。“延安五老”都担任过党和政府的重要职务,但从不以功臣自居,从不摆老资格,始终身体力行地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坚决反对特权思想。

 

在党内平等地过组织生活,这是遵守党章、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林伯渠在延安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时,工作非常忙碌,但他始终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的规定,和普通党员一样参加本人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有一次,他所在的党支部召开会议,没有通知他。他得知后,立即赶到会场参会。会议结束后,林伯渠又主动向支部的同志作检讨说:“过党日是每个党员组织观念强弱的表现,我没有准时参加,应该受到批评。我当主席和同志们只是工作岗位不同而已。当主席的人可以特殊、无人管、天下第一,那不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党支部书记赶紧解释,考虑到当天林伯渠工作繁忙,怕打扰他,才没有通知他参会。林伯渠听了严肃地说:“你们不打搅我,自由主义就会打搅我的。我是一个普通党员,没有什么特殊可讲。”

 

我们党很早就意识到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严重危害,反对特权的立场和措施也是一贯明确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取得了巨大成就,党内少数领导干部开始滋长骄傲情绪,自认为特殊,不守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董必武及时察觉了这种错误倾向,指出:“在党员、干部中,甚至在高级干部中,还有不少人守法的观点不是那样强的。在我们党内,恰恰有这样一些同志,他们认为天下是他打下来的,国家是他创造的,国家的法律是管别人的,对他们没有关系,他可以逍遥法外,不遵守法律。”董必武严厉批评了这类领导干部,要求他们必须带头遵守法纪。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曾经定下6条规矩:“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规矩立下了,能不能得到坚决执行,首先看领导干部。1958年,吴玉章回家乡四川荣县视察工作。他听说当地教育水平还很落后,便主动将自家老宅交给当地县委办师范学校。学校建成后,当地干部感念吴玉章对办学作出的贡献,提议将学校命名为“玉章师范学校”,并请吴玉章题写校名。吴玉章予以严词拒绝:“中央有规定,不能用个人名义命名,还是叫‘荣县师范学校’好。”可见,多年前党中央立下的规矩,吴玉章仍铭记心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延安五老”在作风建设中的率先垂范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49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