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传达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2025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国家发展指明方向,也为我们医疗卫生事业的前行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XX市xx医院而言,深入学习领会这些讲话精神,将其融入医院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当前及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借此机会,我结合医院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发展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才能在医院发展的道路上保持正确方向,凝聚奋进力量,为医疗事业发展筑牢坚实思想根基。
(一)把握时代脉搏,领会讲话要义
当今时代,医疗卫生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全局高度,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把脉定向。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精准领会讲话要义。一是明确健康中国战略核心地位。健康中国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作为市级重点医院,我们肩负着为XX市乃至周边地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任。要将医院的发展目标与健康中国战略紧密结合,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在学科建设上,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扶持力度,打造一批在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优势学科,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在人才培养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和留住优秀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二是领会科技创新驱动医疗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医疗事业进步的核心动力。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对于医疗领域而言,就是要加强医学科研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鼓励医务人员开展科研项目,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搭建科研创新平台。同时,要加大对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应用,提高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水平。通过科技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三是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立场,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就医体验,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健康科普宣传、义诊等活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对标先进典型,查找自身差距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深化思想认识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对标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查找自身在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一是对比医疗技术,提升专业能力。与国内外知名医院相比,我们在一些前沿医疗技术和疑难病症诊治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要加强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学习和引进,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同时,要加强医院内部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对照服务质量,优化就医体验。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体现在医疗技术上,还体现在患者的就医体验上。我们要学习先进医院在服务理念、服务流程、服务设施等方面的经验,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优化医院的导诊服务,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医指引;改善医院的就医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加强对患者的随访服务,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提供健康指导。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三是参照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系。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借鉴先进医院的管理经验,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医院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医疗安全;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加强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提升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
(三)强化责任担当,践行使命初心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初心。一是担当医疗救治责任,守护生命健康。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医疗救治职责。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疫情时,要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要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建设,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二是担当医学教育责任,培养优秀人才。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我们承担着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重视医学教育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要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担当科研创新责任,推动医学进步。科研创新是医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勇于探索未知领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要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提供科研经费和设备保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通过科研创新,推动医学技术的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二、聚焦医疗主业,提升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是医院的核心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我们要紧密围绕医疗主业,从提升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医疗创新四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一)夯实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是医疗服务的核心。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医疗质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医疗安全。一是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建立健全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质量的基础。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各级医务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加强对医疗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制定严格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定期对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培训和宣传,确保全体医务人员熟悉制度内容,自觉遵守制度要求。二是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的医疗质量监控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我们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医疗过程的实时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病历书写、医嘱执行、手术操作等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质量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医疗质量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医疗质量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三是强化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风险。医疗安全是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强化医疗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对医疗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进行提前评估和预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物资的管理,确保物资质量安全,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二)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