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春天,是一年开始和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季度,是开门迎红的季节,三月,是开启新的一年创新创造的吉祥月。今天,是我们再次齐聚于此,共赴集团公司这场以“乘创新创造新质擘画,铸能源转型发展新章”为主题的创新盛会,奋力书写创新创造的辉煌篇章。
刚才,X副书记回溯2024年管理创新之路,对成果与经验精华进行总结,对2025年管理创新工作全面谋篇深远布局。得福副总、总工全面细致梳理2024年科技创新的发展脉络,精准洞察成绩与问题,对今年科技创新工作安排务实周全,坚定了科技引领创新的决心。两篇《工作报告》质量高、成效高、反映好、可持续创新的目标清晰,每项成果精心打磨、每条问题条理清晰、每处安排切实可行,即是工作报告,也是研究报告,我由衷地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落实。下面,针对此次大会主题,我展开再讲四点,共“三、三、六十六、四”七十六项内容。
一、创新是X能源集团永恒的主题,是集团党委的重要使命,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是集团公司永恒的“活火”和永恒的抓手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命题,即“永恒的活火”,指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是永恒且不可阻挠的,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思想“活火”的存在,即一种不竭的创新动力。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从石器时代的简单工具,到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电力和内燃机,进入21世纪,人类迎来了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今年火爆的DeepSeek证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以撬动地球的杠杆来比喻科技创新,揭示了科技创新巨大的影响力和变革作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位居首位,进一步将我们推到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口浪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只有两个轮子协调运转,才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重要文章,202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延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和“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的新要求。
(二)X省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踏上X高原,不仅提出了打造“四地”建设,要高度重视科技引领,而且进一步强调“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X省立足自身资源能源特色和优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四地产业”蓬勃起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转型发展导向更加鲜明,产业“向绿而行、向新而进、向数而融”新发展理念已形成,X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步子更加坚定,抓创新、促转型路子越来越宽阔。
(三)集团公司激发创新活力呈现崭新局面
集团公司党委始终把创新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已经形成了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首届科技大会提出了“集团公司要改造和优化传统煤炭产业,就要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的技术创新来解放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先进生产力”。第二届科技大会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工作会议,结合集团公司发展实际,以四个方面二十项内容,对“双创”体系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在“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政策引领下,明确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转型”成为集团公司创新创造价值主线,凝聚起全体员工奋进创新创造的磅礴力量,推动集团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并结出了丰硕成果。
二、集团公司建立健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体系的历史回顾和成果、亮点
近年来,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新战略,践行新发展理念,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推进过程中,我们着力提升创新创效、价值创造能力,从明确创新方向的初步探索,到提升创新效能创造的深入实践;从激发创新活力的广泛动员,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突破,再到打造创新创造骨干力量的人才培育,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造发展之路。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高海拔大倾角煤矿基础理论研究、安全科技文化三芯战略、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绿色矿山文明矿山建设等方面,成功地打造出一张张熠熠生辉的品牌名片。每一步和每一张都凝聚着智慧与努力,见证着集团公司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毅力。
(一)建立健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体系的历史回顾
2020年10月,集团公司召开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启动会,确立了“在对标中学习、在学习中改进、在改进中掌握”理念,首次提出要通过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在对标工作中发挥作用。2022年12月,集团公司召开第二届十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2年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通过管理创新提升集团公司制度价值”,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集团公司2023年重点工作。2023年4月,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企业科协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科技工作会议,是进一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和“人才强企”战略实现“价值创造”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也是集团公司党委以科技管理为主线,组织召开科技领域的首次盛会。此次会议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将科技创新摆在集团公司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引进力度,切实强化了科研软实力和装备技术硬实力,通过探索“柔性引才、高校委培、专业领域培养”夯实了外部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战略,进一步厚植集团公司创新沃土。2023年4月,集团公司组织召开改革再出发、管理再创新、价值再创造动员部署工作会议,对管理创新概念进行全面的诠释,提出了管理创新是加快高质量发展、提升管理效益的着力点和突破点,首次强调“创新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抓手,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两个轮子”推动形成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两翼的“双创”新格局。2024年4月,集团公司组织召开第二届科技大会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会议,会议首次将“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成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创新”战略,形成了全面创新创造的新格局,由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重点创新发展到系统性创新创造,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重点管理人员创新发展到全员创新创造。通过力戒“六不”管理维度治理,提出突破创新工作“不敢、不严、不强、不实、不细、不快、不全”七种思路。提出了“向创新要理念,以创造领创新”“向创新要进步,以改革推创新”“向创新要发展,以创造创效益”“向创新要安全,以技术保安全”“向创新要品牌,以技术提质量”“向创新要突破,以商战创市场”“向创新要破题,以课题结硕果”七种方法,更加明确了“双创”努力的工作方向,明晰了“双创”工作目标任务。
集团公司成立了落实“双创”工作的奖励激励平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表彰大会共设置“技术革新成果”“小改小革成果”“修旧利废成果”“节能减排成果”“管理创新成果”“QC小组成果”6项创新奖项,进行表彰奖励,充分激发了集团公司全体员工的创新创造热情,使集团公司走出内向、传统、保守的管理习惯,走向外向、先进、开放、创造的管理广阔天地,对加快高质量发展、提升管理效益、锻炼新时代科创队伍、锻造新时代工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2022年至2024年各类创新评选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公司共表彰创新团队奖项220项,表彰金额100.2万元。“管理创新成果奖”:2022年参与选评课题32项,表彰成果16项,表彰金额20万元;2023年参与评选课题36项,表彰成果36项,表彰金额11.5万元;2024年参与评选课题68项,表彰成果56项,表彰金额18万元。“技术创新成果奖”:2022年参与选评项目75项,表彰成果33项,表彰金额16.4万元;2023年参与评选项目84项,表彰成果27项,表彰金额11.5万元;2024年参与评选项目76项,表彰成果28项,表彰金额13.1万元。“QC小组成果奖”:2023年参与评选课题38项,表彰成果12项,表彰金额5.1万元;2024年参与评选课题40项,表彰成果12项,表彰金额4.6万元。
(二)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取得的成果
1.“定盘星”越擦越亮,创新方向更加明确
2.“指挥棒”越挥越顺,创新效能逐步提升
通过一系列举措,集团公司创新资源得到更合理地配置,各项创新工作推进更加顺畅,“指挥棒”有效引导创新工作高效开展。
3.“正能量”越聚越多,创新活力全面激发
4.“桥头堡”越建越牢,提升核心竞争力
5.“先锋队”越练越强,打造创新骨干力量
(三)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亮点总结
1.管理创新“十大”亮点
〔亮点一〕高质量党建管理助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经营。近年来,集团公司开展“能源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以“党建+”的方式,推动党建业务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积极推广党建融合经验样板,“以党委六大政治价值创造,提档升级推动党的建设深化提升行动”成效明显;管理创新案例《党建引领安全生产》在省国资委国企改革动态进行推广,《锚定价值创造开展党员“立项攻关”》在集团公司内部广泛开展交流学习。(一)
〔亮点二〕选树管理创新先进典型课题,弘扬工匠精神。2022年《工匠精神传帮带,培育青年金蓝领》成果课题,取材集团公司一线单位“金蓝领工作室”,近年来,该工作室充分发挥着示范引领、集智创新、传承技能、精神培育作用,从X省18家国有企业中崭露头角,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有企业优秀品牌故事名单。(二)
〔亮点三〕管理体系创新突破国际标准认证。2019年至今,持续改进和优化质量、能源、环境管理,积极培育管理体系审核员,不断突破技术壁垒,配合外部专家审核,取得国际互认的质量、能源、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集团公司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三)
〔亮点四〕从“资源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近年来,集团公司科技管理工作不断在改革创新中前行,夯实矿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化煤炭绿色生产供给结构,推动矿山灾害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矿井建设,培育技术高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能源技术骨干,开展“政产学研用融”深度融合,已成功迈入“科技型”企业。(四)
〔亮点五〕探索、实践、总结、塑造形成鲜明的企业文化。
近年来,“以文化载体全面展现集团公司形象的研究”为课题,编辑完成首套《金能源—乌金之光:X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业七十五周年纪念系列丛书》,进一步提炼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向社会展示集团公司良好的形象;拍摄制作完成全面展示集团公司发展变迁、改革创新、矿区面貌、员工精神的“形象展示片”,展现了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恢宏气势和国有企业良好精神面貌;制作完成X能源歌曲《金能源》,唱响了主旋律、传递了正能量,赓续集团公司历史根脉;申请注册并启用了新版集团公司商标,更换了集团公司Logo,注册完成“香煤”产品商标,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五)
〔亮点六〕质量管理创新成果取得新突破。近年来,集团公司质量管理组织、质量成果显著,集团公司《实施“一防、两降、三稳、四提升”质量管理方法》从X省24家中央、国有、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4年X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名单,同时入选的其他三家企业均为中央企业。对全省群众性质量活动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被评为X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六)
〔亮点七〕坚持绿色发展引领,创造可持续发展价值。近年来,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源头管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全过程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积极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矿区。鱼卡公司评为省级“绿色矿山企业”,并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团鱼山露天煤矿评为海西州“绿色矿山企业”;《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打造一流绿色矿山》发布在省国资委国资改革动态。(七)
〔亮点八〕智慧矿山和数字化转型,创智能价值。集团公司将加快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进智慧集团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在经营管理、成本管控、智能监控及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建设虚拟化云桌面系统,应用无纸化OA办公系统、融合线上督办系统,全面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融合到生产、经营中,带动集团公司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八)
〔亮点九〕深化资金结构调整与成本优化,实现融资“能融、善融、优融、优用”。自2021年起,以组建银团方式,筹措鱼卡第二煤矿建设资金,2023年获批5.9亿元贷款,为矿井项目建设做出了贡献;通过煤炭保供政策性低利率贷款0.945亿元,争取交行贷款贴息123万元,享受低利率优惠,融资总成本节约3100万元;取消存量授信第三方担保,节约550万元;2024年通过融资成本优化、用资降本增效和惜资如金、用资如银、资金增值等措施,使集团公司融资用资效益实现了最大化。(九)
〔亮点十〕用活政策,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自2021年起,集团公司各主管口、各部门、各单位以项目为载体和抓手,及时跟踪掌握专项领域支持投向,广泛获取信息,2022年至今,争取国家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项目2项,到位资金1980万元;争取省级工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类项目6项,到位资金累计1375万元,极大助力科技创新项目的建设,实属不易,现在已形成“政产学研用融”的创新创造新格局、大格局。(十)
2.科技创新“十大”亮点
〔亮点一〕研发经费和安全投入强度提升同样亮眼。2023年、2024年集团公司科技研发和安全投入指标占比持续保持在全国煤炭行业平均指标之上,并稳步增长。为科技创新和安全科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小钱换大钱,以短线换长线,以资金保障撬动新质生产力要素突出发力特征更加鲜明。(十一)
〔亮点二〕科技创新成果揽获多项殊荣。“带式输送系统低阻能耗智能运行关键技术与示范”荣获国家行业科学技术奖。“互联网+智慧矿山安全监管可靠保障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荣获X省科学技术奖。“绿色数字化矿区带式输送系统智能低碳运行关键技术与示范”取得X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井下自动洒水降尘装置”“新型综放液压支架滑道装置”荣获全国煤炭优秀“五小”引领性成果。“井下水仓清淤机”“液压支架挡矸安全防护装置”荣获全国煤炭优秀“五小”实用性成果。“矿用液压支架安装滑道装置的研制”“钢管矫正打磨喷漆一体机的研发与应用”“微信小程序双重预防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风动工具修复率”“降低风筒传感器误报警率”荣获X省质量管理活动奖项。所有成果的取得,彰显了集团公司在我省煤炭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进程中实现了一项又一项的重大跨越,突出了从传统煤矿产业生产向现代化智能化煤矿产业生产新的转变和飞越。(十二)
〔亮点三〕智能化矿井建设发挥集聚效应。近年来,通过应用大数据管控平台、巡检机器人、精确定位系统、卡调系统、数据中心、重点岗位无人值守等,形成了完整的采、掘、机、运、通全过程数据链监测;透明地质保障系统的3D模型可视技术,让今后煤炭资源开采变得透明、高效;首套千米、起伏顺槽单轨吊机车投入运行,全面探索全矿井辅助运输智能化升级改造路径,以高效运输为引擎,生产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AI视频预警系统平台启用,实现矿区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识别和监测;智能虚拟仿真VR培训中心建设,全面构建宣教、科普、培训、实训、考核为一体的人才培育环境,带来更加精准、个性化学习体验;这些看得见的成果,既夯实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管基础,又促进了矿区全安文明持续健康,为今后实现智能化和大数据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实现安全文明、生产高效、绿色开采矿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
〔亮点四〕聚焦主业,成功迈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集团公司成为全省首批和首家省属国企通过数字化转型贯标的“三星级”企业,该殊荣的获得,不仅标志着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得到了国家工信部及行业内的高度认可,更象征着集团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正式步入了数字化转型发展新阶段。(十四)
〔亮点五〕技术应用,入选国家行业级典型代表案例。集团公司首套“智能化选矸”项目入选《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汇编)》,在X省煤炭工业领域实现了全国典型案例“零的突破”,折射出集团公司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五)
〔亮点六〕院士工作站研究中心“三位院士”入驻集团公司。去年建成的院士工作站标志着何满潮院士团队、王国法院士团队、袁亮院士团队的成功入驻,成为进一步突破“矿井安全水平、高效生产方式、智能化矿井建设、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的有力措施,共完成课题四项,解决实际问题四项。我们有了煤矿安全的“保护神”和煤矿科研的“带路人”,助力集团公司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十六)
〔亮点七〕科技安全在重点领域实现可靠保障。通过实施智能化矿井、创新平台、重点场所全过程监控系统等科技项目,推动“三芯”战略,科技赋能矿山安全生产,分析研判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防治,健全完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加强安全技术人才队伍培养,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十七)
〔亮点八〕智能化采煤实现新跨越。国内海拔3000米以上首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开机运行,是X省煤炭工业开采革命的重要事件,也是载入X能源集团史册的大事、要事、喜事,高端引领X省煤炭开采步入自动化、智能化新时代,彰显了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表率担当。(十八)
〔亮点九〕科技成果转化呈现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自主创新创造能力持续提升,拥有有效专利数从当初20项发展到如今46项,采煤工艺、支护技术、筛选洗选工艺、智能机器人、气悬浮皮带等新技术应用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并成功领跑X省煤炭行业发展。(十九)
〔亮点十〕深化职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全面贯彻国家“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增设集团公司内部“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将传统等级认定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革新等方式相结合,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限制,对技艺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给予相应技能等级认定与聘任。(二十)
三、集团公司经过七年的不懈努力和实践总结,形成了六十六项成熟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创新创造思维理念(以下为各个理念要点,详细内容见附件)
关于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创造理念,我近期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了深入思考,也是对近七年来的管理工作和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我的理解是,企业创新创造思维理念是从实践的总结升华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反复检验验证成功的结果。正确的创新创造理念是经验之上的经验,是理性之上的理论,是认识之上的认识,是成熟的相对稳定的,被实践验证的,现实管用的管理思想,是企业管理之道,是管理价值观,是企业哲学,对国企来讲还是政治经济学的学理。以下六十六项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创造思维理念,是我积三十七年企业管理经验,结合集团公司实践实际,参考有关资料,总结得到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党委书记、董事长在X能源集团创新大会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表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316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