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省属企业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置于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的重要位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不仅彰显了党中央对国资国企工作的高度重视,更赋予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开启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2025年省属企业重点工作推进会,就是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全面总结过往工作,精准谋划未来发展路径,确保省属企业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领悟全会精神,明晰国资国企发展方向
(一)把握总体目标,锚定发展航向。一是明确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大局。省属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找准定位,深刻理解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要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战略,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优化等举措,发挥国有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目标贡献力量。二是聚焦核心任务,提升企业实力。以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核心任务,省属企业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附加值。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三是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协同发展。将企业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考量,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地方经济以及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协同合作。通过产业链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的沟通协作,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共进,为达成国资国企改革总体目标营造良好环境。
(二)坚守政治原则,筑牢发展根基。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省属企业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治理、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在企业决策层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企业发展战略、重大决策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贯彻依法治企,规范经营行为。依法治企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省属企业要强化法治意识,建立健全企业法治体系,完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企业经营行为合法合规。加强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通过依法治企,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三是弘扬国企担当,履行社会责任。省属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投入,推动节能减排,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关注社会民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促进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有企业的担当精神,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三)紧扣鲜明导向,激发发展活力。一是市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省属企业要敏锐洞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产业布局。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合理配置资源,将资源向优势产业、核心业务和高附加值领域倾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创新导向,培育发展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省属企业要树立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营造创新氛围。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推进管理创新,优化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和盈利模式。通过持续创新,培育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开放导向,拓展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省属企业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通过开放发展,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回顾过往工作,总结国资国企发展经验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良好。一是营收利润稳步增长。省属企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市场渠道、加强成本控制等举措,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稳步增长。在传统产业领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稳定了市场份额,推动了营收增长。在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加大投入,培育新的增长点,逐步实现了产业化发展,为利润增长提供了新动力。通过合理的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企业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二是资产质量持续优化。省属企业加强资产运营管理,积极推进资产整合和重组,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和运营效率。通过清理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资产,优化了资产结构,提升了资产质量。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培育和保护,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三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省属企业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培育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项目。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提高了产业协同发展能力,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