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篇)驻村第一书记风采故事汇编

2025-03-06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驻村第一书记风采故事汇编(8篇)

目录

1.勇做脱贫领路人不忘初心再远航.

2.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言一行关系群众口碑.

3.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河流整治”答卷.

4.帮扶之路书写铁军担当.

5.“驻”进群众心里的第一书记.

6.凝心聚力逐梦助力乡村振兴.

7.乡村振兴谱心篇丹心浇注洛塬情.

8.打造幸福之家绘就和美画卷.

勇做脱贫领路人不忘初心再远航

xxxx年x月,x同志被县教体局选派到x镇x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xxxx年x月调整到x镇x村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作为农民的孩子,他深知贫困群众的不易与农村工作的艰辛,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他带着满腔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奋战在扶贫一线,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深入走访,精准掌握村情

从驻村起,他就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级班子战斗力更强、让群众稳定增收、让村庄变样。为了精准掌握村情民意,他坚持进组入户,在x间地头与群众促膝谈心,虚心向村干部、老党员征求意见。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贫困群众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在掌握第一手情况后,他及时与贫困户帮扶干部研究分析、因户施策,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为帮扶工作有效开展打牢基础。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他自掏腰包印发了“便民联系卡”给每户村民,方便群众随时联系。

建强组织,筑牢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x坚持以增强村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抓手,提升村组干部履职与服务群众的能力。他与村干部一起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扶贫政策和实用技术,把准把稳脱贫攻坚工作形势和方向。他始终牢记第一书记身份,坚持以身作则,带头维护班子团结,带头执行工作纪律,带头抓好工作落实,带头接受群众监督评议,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协商重要事情,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村“两委”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持续发挥,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热情高涨。

真抓实干,强化项目支撑

驻村以来,他同村“两委”班子一道,查民情、听民意,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大力推动扶贫项目落地见效。他与村干部实地考察、规划,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建成现代化樱桃采摘园,依托x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种植珍珠枣、油桃、猕猴桃和苗木等,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并通过就近务工、入股分红,实实在在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目前,x村已种植猕猴桃xxx余亩、花椒xxx亩、苗木花卉xxx亩、樱桃xxx亩。同时,他积极联系村里的能人大户成立x村美猴王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动员村内猕猴桃种植户全部都加入了合作社,增强了猕猴桃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提供保障。

脚踏实地,真诚服务群众

通过走访,x了解到贫困户侯拴劳、陈长录等老人长期独居,生活困难,他和驻村队员经常去看望老人,与老人谈心,帮助老人干家务,给他们送去关心关爱。在得知易地搬迁户陈建发准备前往银行上交自筹资金时,他怕老人带着大额现金有闪失,便主动开车送老人去银行办理手续。贫困户侯增强的儿子x失踪多年,家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帮助在寻人网上刊登启事,利用各种媒介发送寻人启事,在x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x终于回到了家,一家人得以团圆。为了将贫困劳动力务工交通补贴和一次性就业补贴政策落到实处,他摸底排查,逐人电话联系外出务工贫困群众,详细宣传政策,先后为xx人次落实相关补助......像这样为民的“小事”还有很多,在x看来,群众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群众的每一件事都要当成自己的事认认真真去做。

三年来,x同志坚持吃住在村,扎实工作,经常是“连轴转”,眼睛熬红了用凉水洗一洗,孩子病了他无暇顾及,就连母亲病重住院,也只能打电话关心一下......

“只要心里始终有群众,真心实意的去帮群众,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贴心人,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我将坚守驻村初心使命,付出全部努力,带领乡亲奔向幸福小康生活。”xx信心满满地说到。

“xx振兴”加速赛道上的“领跑书记”

为集中展示新时代各领域xx青年的精神品格,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青年榜样”效应,团县委特开设“融英荟萃”宣传专栏,展现青年有为、青年善为、青年能为的青春担当,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踔厉奋发、挺膺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以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青春建功行动。

“清晨,我一般会环村慢跑一小时,一来看看新的一天村里的新变化,二来与早出劳作的村民交流,听听他们的新想法。同时,还能亲近自然、锻炼身体,久而久之,这也变成了我察村情、听民声的特有方法。”xx笑着说道。

xx是x市委组织部派驻xx县x镇xx村的第一书记。xxxx年x月,他主动请缨到xx村后,密切党群关系、创新治理模式、实施河流治理、推进产业发展,把xx村乡村振兴事业领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言一行关系群众口碑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xx驻村后,想得最多、最深的就是怎么把xx村的基层基础夯实好,把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巩固好。他把回答好这个问题,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使命,以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为突破口,从一户一家、一点一滴做起。用xx村党支部书记的话说:“x书记入户遍访是‘开胃小菜’,晨访夜访是‘家常便饭’,开群众会、与群众同劳动更是习以为常。”

xxxx年以前,xx村里x是出了名的“涣散屯”,对村“两委”工作不配合、不认可,群众“派系林立”、“各自为政”,甚至一度出现选不出屯长的尴尬局面。从最硬的骨头下手,xx决心把里x作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凝聚民心民力的“主阵地”。

为此,他第一时间组建屯级党小组,成立村民理事会、监事会,迅速打造一座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带领党员多次召开群众会,定期开展集体劳动和公益活动,身体力行引导群众,润物无声感化群众。对待一些不配合的“钉子户”,一户一户上门“攻坚”、一个一个做通工作,把群众工作做到极致。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村“两委”的群众口碑上来了,欢声笑语逐渐成为邻里之间的“主旋律”,村屯事务逐渐由群众“唱主角”,党群干群的“鱼水之情”也更加亲密亲切。

“x·x”洪涝灾害,“xx书记”与群众抢救村集体农资。

如今的里x,只要党组织有号召,群众就立即见行动。每当群众看见xx拿着锄头或镰刀来参加集体劳动时,总会说:“x书记,我们自己做就行了,你那么忙,又那么辛苦,不用次次来的。”

“不要紧,与你们一起劳动,就是我的工作,就是共产党的干部最应该做的事!”xx边说边撸起袖子干起来。

“x题共解”:

核心在于激发群众自治的内生力

xxxx年x月xx日晚,在xx村议事长廊,xx正主持召开“x题共解”群众恳谈会。

“x书记,上周签的《村规民约》,要求村民圈养鸡鸭和狗,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在外放养?签的《村规民约》还算数吗?”

“这是我四月份监督蓄水坝施工的照片,施工方很实在,工程质量没有问题。”

“前两天洪水冲毁了xx的一段路面,现在车辆进出比较困难,村民想自行修复,能否帮我们联系一些砂石材料?”

群众红脸出汗的质询、动真碰硬的监督、真情实感的建言,正是xx村“x题共解”群众自治规则,持续养成群众自治“主人翁”意识的真实写照。

“xx书记”召集群众,召开“x题共解”恳谈会,讨论移风易俗。

“推行‘x题共解’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唤起群众的‘主角’意识,让乡村治理的聚光灯始终聚焦到群众身上,让群众关心的‘小事’成为村里要干的‘大事’。”xx说。

xxxx年,xx县全面推广“融议心安”议事协商模式,“群众”一词迅速成为全县基层治理的“热搜词”。受此启发,xx便想着怎么才能在xx这片乡土上,生长出更适合xx群众的治理模式。他把“融议心安”掰开了、揉碎了,进行了反复细致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因村制宜、守正创新,探索打造“x题共解”群众自治规则,走出了一条“过去事、群众评,现在事、群众管,将来事、群众讲”的基层自治新路子。

“x题共解”推行后,群众当起了村里大事小情的“裁判员”、“监督员”、“管理员”,群众自治在xx村蔚然成风,“xx善治”的美好愿景也正逐步绘就,“x题共解”经验做法获《中国社区报》专题报道。

 

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河流整治”答卷

“你是哪里来的领导?我同你讲件事,能不能帮我们把下面的河道整治下?每年五六月份我种的x都挨泡。泡过后,七八月份不下雨,种的二苗,又挨旱。”刚驻村时,河水问题是xx听到最多的问题。

在xx村,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贯穿全村x个自然屯,哺育了两岸xxxx多亩良x和xxxx多名群众。然而,这条河流也有“脾气”和“性格”。每年四至六月,由于降水偏多,加之河道杂草丛生、淤泥阻塞,总会出现几次洪涝灾害。入伏后,降水偏少,河床又迅速干涸,不利于两岸农x灌溉。为了消除洪涝干旱灾害威胁,xx暗下决心:下多大力气也要把河流整治好,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xx书记”与群众同劳动,修复水毁水渠。

但是,在县里和市里咨询后,得知河流整治的工程量巨大,光是项目资金可能就要上千万,对一个基层干部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一时间,河流整治的想法动摇了。可是,群众的呼声还在、期盼还在,不能充耳不闻。

于是xx决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动员群众义务投工,一米一米清淤、一段一段推进,把最阻碍行洪的几处河道疏浚,并在水利专家指导下,建成x座微型蓄水坝,为旱季最缺水的几处农x保障灌溉用水。去年x月,河流整治的几处主要工程刚竣工,就迎来了大战大考。“x·xx”、“x·xx”、“x·x”三次超警以上洪水,特别是“x·x”降水被称作xx年来最强一次强降雨,这让xx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他带头值守、寸步不离,始终坚守在抗洪第一线,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终于,三次洪水安全平稳退去,他的眉头也逐渐舒展,笑着说:“老天爷帮我们检验了整治成果,还不错,算得上合格答卷!”如今,看着“高峡平湖”的河面、“如诗如画”的两岸,xx心里又开始萌动“垂钓园”、“农家乐”的念头,一条波光粼粼的致富“民生河”正向xx村缓缓流来。

企业的效益好,就等于群众的“钱袋子”鼓

晚饭后,xx和包村组长拿上企业服务日志,来到“xx新韵”核心示范区走访邦联农业发展公司。“今年的雨水很好,金桔产量应该不成问题吧?保果的人手还够吗?还需要村里协调解决什么事情吗?”这是xx村开展“企呼我应”联系服务工作的一幕。

在xx村有x家现代农业企业,连片种植xx金桔xxxx多亩,年产值达xxxx多万元,带动全村xxx多名群众就业增收,是xx村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是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致富增收到的“稳定器”。

但是,由于金桔种植面积较大,且毗邻村屯山林地,企业与群众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不利于其安心生产经营,有的企业管理者甚至跑到村委诉苦:“x书记,昨天的果地纠纷还没处理好,今天又来了一个砍树纠纷,这让我们怎么吃得消?”

“xx书记”手把手教授群众“数字乡村”APP使用方法。

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xx立足村里党员干部人情熟、民情熟、村情熟等特点,创新推出“企呼我应”联系服务机制,实行“x名干部+x名党员+x家企业”的定点服务模式,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从繁杂的矛盾纠纷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全力发展。

如今,因为有了“企呼我应”的保驾护航,企业矛盾纠纷的担子轻多了,金桔的产量也上来了,xxxx年达xxx万斤,创历史新高。曾经有村民问xx,“企业又没给你们发工资,干嘛你还要这么上心的帮他们?不累吗?”“你想想你一天xxx块的工资从哪里来,如果不帮企业,你的工资有着落吗?帮企业就是帮你们。”xx笑着答道。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又是一个清晨,看着xx迎着朝阳、领着xx村奋力奔跑的身影,就仿佛看到了“xx振兴”蒸蒸日上的美好画卷。xx,每天不一样!

 

帮扶之路书写铁军担当

盛夏时节,走进xx县xx镇xx庄村,目之所及,村容整洁,绿树成荫,一派和谐美好的乡村盛景。

xx是省纪委监委一名“xx后”年轻干部。xxxx年x月,他作为全省第八批选派干部,来到xx县xx镇xx庄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一年来,他怀着满腔热血,扛起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xx到村后,第一时间走村入户,摸清吃透村情底子。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村“两委”存在年龄老化、新时代背景下知识面不够、党建工作开展不规范等问题。他深知,只有村党组织强起来,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富。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8篇)驻村第一书记风采故事汇编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9091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