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同志们: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发改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以 “ 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 ” 为总要求,以 “ 一化两城三创四大 ” 为总揽,扎实推进 “ 经济发展环境整治年 ” 活动,着力 “ 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促转型、抓项目、惠民生 ” ,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和挑战,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突出宏观调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 加强重大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充分发挥规划和计划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狠抓重大规划和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广泛征求意见,加强调查研究,牵头组织编制了 20xx 年年度计划(草案),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狠抓各项主要指标任务的完成落实 。 协调 组织全市 “ ” 规划纲要和 64 个重大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启动了《郴州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调研、起草工作。
二是 加强经济形势监测。认真加强经济形势监测和分析,尤其是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建设、争资立项、产业发展、 GDP 完成情况等主要指标完成进度的 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密切跟踪经济运行趋势,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跟踪分析,提高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能力和预判能力,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是 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 20xx 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28 个,分别安排到各分管领导和各科室,要求全委干部加强对全市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课题的研究。上半年分别提出了提高服务业在 GDP 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和成立服务业发展局的建议,提出了 关于郴州种植抗污树木的建议得到了市主要领导批示并被采纳。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 “ 两型社会 ” 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罗霄山扶贫开发、节能工作、经济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二)突出引导监管,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是 认真安排年度投资计划。继续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主要动力,认真编制并印发了《郴州市 20xx 年重大建设项目表》(郴政办函 [20xx]28 号)、《全市 20xx 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郴政办函 [20xx]47 号)、《郴州市市级领导 20xx 年联系重大建设项目表》(郴办字 [20xx]11 号)。确定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并将年度投资增长目标和项目建设任务分解细化到各县(市、区)、园区,认真履行项目建设和投资统筹协调职能,为今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地支撑。 1-6 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24.5 亿元,增长 34.7% ,高出“”规划和年度计划 6.7 个百分点。
二是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编制并印发《市发改委各业务科室 20xx 年争取中省资金责任表》。截至 6 月底,发改口共争取中省资金 12.85 亿元,超出去年同期 1.84 亿元,增长 16.7% 。 其中, 保障性住房 6.5 亿元、政法基础设施 0.5 亿元、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2.12 亿元、污水垃圾处理及重金属污染治理 0.53 亿元、技术改造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0.21 亿元、农林水利资金 0.44 亿元、文教卫补助资金 0.62 亿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资金 1.6 亿元、其他资金 0.33 亿元。积极推动债券发行工作, 汝城县水电 5 亿元债券于 2 月 28 日 获批发行,苏仙区新天投资申请发行 15 亿元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债券已于 6 月 28 日 获批。郴州高科投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债券已通过省发改委预审,城投三期债券正在按要求进行核查、增信。
三是 加快推动项目实施。严格落实重大项目月调度机制,对 20xx 年安排的 779 个亿元以上重大建设项目(含打捆项目)实行每月调度,实时动态掌握建设项目当月及累计完成投资情况、进度和问题,并及时分析提出意见建议。 1-6 月,预计市级调度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603.5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 58.8% 。严格做好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制定了《郴州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概算调整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行为,积极开辟重大项目服务绿色通道,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能,上半年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 182 件(其中重大类核准 7 项、政府出资审批71 项、工程建设招标核准 34 项、非重大类备案 51 项,退窗 19 项)。 积极开展项目稽查工作,上半年共稽察项目 32 个,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15 条。
四是 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和争取项目进中省规划工作。 扎实抓好重大项目的开发、筛选和储备工作,按照 “ 开工建设一批,储备谋划一批,规划包装一批 ” 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全市重大项目滚动开发、梯次推进的良好态势。 印发了《 20xx 年郴州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责任一览表》(郴政办函 [20xx]43 号),确定全市重大前期项目 153 个,总投资 1742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 51 个,总投资 821 亿元;产业发展项目 52个,总投资 577 亿元;节能环保项目 28 个,总投资 133 亿元;社会发展项目 22 个,总投资 211 亿元。充分抢抓国家和省 “ ” 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机遇,利用规划调整契机,争取我市更多的项目挤进中省规划笼子。据统计全市共有 749 个各类项目需挤进 60 个不同的中省 “ ” 规划或项目库,上半年已完成了所有文件上报工作,并有 292 个项目进入了中省中期调整规划,其中 3 个项目已下达了资金计划,还有 457个项目有待进一步汇报衔接。
(三)突出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 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主动对接国、省 “ ” 重大科技产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积极争取中省对我市战略新兴产业政策、资金支持, 支持源鸿科技“ 消防安全物联网系统集成 ” 项目申报 20xx 年高技术服务业研发及产业化专项,支持格瑞普新能源 “ 年产 4 亿 Ah 高能动力电池工程项目 ” 申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协助高斯贝尔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 扶持一批新兴产业重点企业。
二是 积极扶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努力推动发展研发设计、咨询评估、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实施 “ 市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继续推进 “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 和农贸市场改造提质,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 深入调研全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撰写了《关于郴州市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加快推进服务业转型发展 20xx 年工作思路和建议》上报市委、市政府。 开展了 20xx 年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的申报及 20xx年中央投资项目的前期争取工作。 20xx 年,白石渡粮食物流项目、临武舜华鸭业冷链物流项目共获中央投资补助 700 万元;裕湘技术研发中心扩建、高山菊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永吉甘薯深加工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获 20xx 年国家服务业引导扶持资金。
三是 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组织 11 个县市区编制了郴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xx年实施项目建议计划,申请中央投资 1.67 亿元,解决我市 4. 46 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组织宜章县申报 20xx 年新增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申请中央投资 400 万元;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 51 个,申请中央投资1460 万元;做好 20xx年中央投资计划草案农口项目编报工作;组织北湖、资兴等 8 个县 ( 市、区 ) 申报了 20xx 年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计划,申请中央投资 837.4 万元。积极向上衔接汇报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青山垅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莽山水库、东江湖生态补偿试点、石漠化综合治理、易地扶贫搬迁等,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四是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经济。积极促进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申报国家级园区工作。 加强全市各园区、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积极争取省直有关部门对我市工业发展平台的支持,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全省拟保留的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名单中,我市保留了 14 个,数量上位居全省第一。加速园区调区扩区工作,组织桂东、苏仙、永兴工业集中区通过专家评审。支持桂阳县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项目区申报省级专业园区;支持宜章氟化学工业园、永兴县稀贵金属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集中区向省里申报。
(四)突出区域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是 加快推动 “ 两型社会 ” 示范带建设。今年 1 月 8 日省政府正式批复了 《郴资桂 “ 两型社会 ” 示范带建设规划纲要及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市 “ 两型社会 ” 建设由注重顶层设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 两型 ”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示范带 “ 十大工程 ”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出台,调整完善了 20xx 年度示范带重大项目库、十大低碳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工程重点项目库和 “ 两型 ” 标志性项目库。 初步估算 1-6 月示范带 346 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256.3 亿元,为年度计划 503.6 亿元的 50.9% 。永兴县获批全省首个两型示范县创建试点。 组织实施两型景区、两型学校、两型企业、两型家庭、两型机关创建活动,和平村等 7 个单位成功申报全省示范创建单位,获得省财政补助资金 160 万元。示范带配套改革有序推进, 将示范带综合配套改革纳入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 “ 推进改革年 ” 活动重点调度,着重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土地管理、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 8 个方面改革创新。
二是 积极推动郴州 “ 大十字 ” 城镇群建设。成立了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5 月 9 日市委会议原则通过《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大十字城镇群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正抓紧编制。城镇群建设户籍管理、土地管理、投融资改革、财政支持、人才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组织正在制定,即将实施,大十字城镇群建设工作将纳入市年度综合绩效考核。起草《关于将郴州大十字城镇群作为全省城镇化建设示范点的请示》,并以市政府名义行文报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初步考虑将郴州大十字城镇群作为全省城镇化建设示范点。
三是 加快推进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认真按照《湖南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20xx-20xx )》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片区 4 县认真编制各片区实施规划,并于 4 月中旬顺利通过了省里组织的专项评审。根据规划, “ ” 期间将在我市累计实施项目 636 个,总投资 1192.68 亿元。今年应启动项目 432 个,投资总额 371.2 亿元。目前,省实施规划已批复我市片区 4 县以及资兴等 5 县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项目 600 余个,投资总额上千亿元。
四是 积极推进节能和生态建设。节能方面,组织实施了一大批节能重点工程,项目个数和获财政奖励以及中央预算内资金比 20xx 年都有所增加。我市 20xx 年节能降耗目标被省政府节能目标考核小组认定为最高的 “ 超额完成 ” 等级。 牵头组织做好了 20xx年全市节能宣传周相关工作,开展了 节能宣传周 绿色出行活动, 组织开展了全市 20xx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 生态建设方面 ,继续做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今年 2 月国家、省发改委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家组对我市芙蓉矿区遗留含砷废渣综合治理、三十六湾甘溪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四个项目进行专项评审,出具了专家评审意见并一致同意上述项目实施。我委已指导和督促各项目单位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抓紧并报送国、省发改委争取早日获批。另有七个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其中 4 个项目通过了国家中资公司专家评审,即将下达国家补助资金。发展循环经济方面 ,积极组织开展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申报工作,我市 11 家单位入围初审备选名单,其中资兴市、嘉禾县入围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县推荐名单;桂阳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郴州高新区、资兴经济开发区入围省循环改造试点示范园区推荐名单;金旺铋业等 6 家企业入围省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推荐名单。 着力抓好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 对我市拟列入《湖南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进行了审核增补,最终我市共有 38 个项目列入规划,项目个数占全省 27.1% 。
(五)突出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 统筹推进全市各项改革。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持续第三年在全市开展 “ 推进改革年 ” 活动,认真征求部门意见并印发了《郴州市 20xx 年 “ 推进改革年 ” 活动实施方案》,拟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要素市场、财税金融和投融资、经济管理、社会领域、城乡管理以及涉外经济等 8 大领域 45 项改革,涉及牵头部门 26个,今年将重点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户籍制度、财政体制及部门预算等 9 项改革, 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我市推进改革工作引起了中、省媒体关注, 2 月 11 日 ,《湖南日报》头版头条以 “ 郴州实行八大改革激活区域发展 ” 报道了我市改革工作,国家发改委网站等媒体进行了转载; 6月 7日 ,《中国改革报》头版头条以 “ 湖南郴州市整体改革走活发展一盘棋 ” 为题报道了我市近年来整体改革推进和 “ 推进改革年 ”活动的开展情况,获得了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 国家发改委网站、省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改革报》网站、省发改委网站、绿网、法治网、和讯网等数十家国家和省级重要媒体进行了全文转载。
二是 牵头开展重点专项改革。 发挥部门牵头作用,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出台了《郴州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试行方案》并召开了试点工作会议,牵头部署 20xx 年大病保险资金上缴任务的分配工作并召开了大病保险联席会议,审定招标前期准备工作, 7 月 1 日 已正式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 出台了《郴州市 20xx 年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实施方案》和《郴州市 20xx 年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工作要点》,研究制定了《交易规则》、《交易目录》等规范性文件,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 阳光操作 ” ,加快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
三是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引导和调控市场。今年以来,共包装发布了《 20xx 年市级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册》、《郴州市 20xx 年重点园区重点产业深圳招商引资项目册》、《海联三湘 (郴州)行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册》、《 20xx 年郴州融资项目推荐册》、《20xx 年郴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会推介项目册》、《郴州市现代服务业项目推荐册》等六本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册,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项目保障。 全市35 个项目纳入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册。组织开展了 20xx 年全市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摸底和申报工作,补充更新了市级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储备库。共申报 21个外贷项目, 20xx 年拟申请贷款总额 3.35 亿美元。 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申请外贷项目的资金申请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资兴市利用亚行贷款东江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项目成功列入我国利用亚夯贷款备选项目规划。
四是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资金扶持,促进全市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共汇报衔接社会口 6 大类 39 个项目,已经到位中省资金 6196.4 万元。其中: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 20xx 万元;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 20xx 万元;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专项资金 1000 万元;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 810 万元;广电村村通项目 285.4 万元;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 100 万元。上报了 20xx 年农民健康行和民族进步行工作方案;全面督查了以来全市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社会事业项目和医疗卫生事业项目进展情况,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和措施;开展了上半年社会事业和就业形势分析工作。
(六)突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 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完善了对各县、市、区发改部门和市发改委各科室的考核办法,实行绩效评估考核常态化,开创性地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发改系统工作动态量化考核和科学管理,努力实现科学行政。进一步完善了委务会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努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阳光行政;去年以来,先后制定了《网上审批工作流程》、《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实行绿色通道服务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委行政审批工作有关规定》、《郴州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概算调整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全面提升了行政效能,并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 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积极开展了科级领导竞争上岗工作, 3 位科长、 3 名副科长成功通过竞争上岗提拔,开展了小范围的中层干部交流工作。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上半年,共组织了数十人次干部参加各级党校、业务培训学习。全委干部年龄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 35 岁以下干部、研究生学历干部(包括在读)分别达到 17 人和 12 人,分别占干部职工总数的 35% 和 25% 。全市发改系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去年以来,市发改委新增机构 2 个,县市区新增机构和人数分别达到 11 个和 37 人,平均每个县市区增加 1 个机构、 3 位干部。
三是 强化廉政责任。及时印发《郴州市发改委 20xx 年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计划》,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细化分解到各分管领导、科室和普通干部,真正做到了反腐倡廉工作与业务工作 “ 三同步 ” ,即: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考核。严格执行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 “ 三重一大 ” 的相关规定,坚持重大事项实行民主集中制,在重大决策、机构调整、人事安排、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充分征求意见建议,严格按照主办科室、分管领导提出初步意见后再提交委务会或党组集体讨论决策的程序进行。坚持选贤任能,不搞朋党、唯才唯德;坚持厉行节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财务纪律,实现财务招待费 “ 零增长 ” ;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机关创先争优活动、 “ 发展环境整治年 ” 活动有机结合。
与此同时,也要正视上半年发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全市来看, 一是 宏观综合不够。统筹协调,准确研判,科学应对和驾奴复杂经济形势的能力有待加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长远性、战略性问题超前谋划较少;二是项目申报和争资立项有待加强。个别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力度不够,项目可行性研究达不到要求,配套资金落实困难等问题,影响了项目申报和向上争资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重大项目建设有待加强。少数县、市、区存在着重大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开发、重大项目建设、调度等推进力度不够,形成的实物工程量较少,重大项目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四是少数县、市、区发改局自身建设有待加强。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提升行政效能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强等等。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对于当前的宏观形势,我们既要看到积极方面和有利因素,增强发展信心和动力,也要客观地认识到各种不利因素和困难,增强忧患意识。从有利条件看,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呈现出缓慢复苏的态势,美国、欧洲、日本等区域经济都出现了温和好转的苗头,支持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迹象逐步增多。国内东部地区率先止跌企稳,对我省尤其是湘南地区中间产品、配套企业生产将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加上宏观调整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整体外部环境将趋于好转,市内改革持续深化,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区域发展扶持政策逐步实施等为全市经济提供了新的支撑和动力。从不利因素看, IMF 、亚洲发展银行、摩根大通等连续下调世界、亚洲和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全球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已进入中低速增长期,宏观调控更加注重调结构、转方式,下半年集中出台大规模、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可能性很小,正在研究的政策措施也主要是着眼于长远的改革和深入的结构调整,相对以往,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力将明显减弱。与此同时,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对工业企业的影响、镉大米事件对农业的冲击、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依然缓慢等对全市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针对当前形势,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顺应趋势,乘势而上,继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型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扩大投资争取政策、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全市发改系统干部必须保持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压奋进、开拓创新,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下半年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
(一)着力抓好“”规划中期评估
一是 做好市“”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按要求认真编制完成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大审议,并报送省发改委,协调督促 37 个专项规划部门、 11 个县市区分别完成专项规划和县市区“”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完成 7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继续做好我市项目挤进中、省规划有关工作。加大跑省进京和汇报衔接力度,协调各部门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加强规划研究,争取在中、省规划中更多地加入郴州项目或体现郴州元素,以获得国家和省里的下一步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
(二)着力抓好争资立项
一是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在认真编制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的基础上,加大汇报衔接力度,积极做好城镇供水、中央下放煤矿和国有工矿棚改、公检法司、公租房、廉租房、农林水、社会事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中央补助资金的申报和争取工作。二是不 断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做好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券融资工作,加大债券发行力度,争取城投三期债券、郴州高科投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专项债券、苏仙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专项债券尽快获批,认真做好企业上市有关工作,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三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加大 “ 非公经济 36 条 ” 、 “ 新 36 条 ” 、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出台的 42 项配套实施细则等政策贯彻落实力度,完善配套措施,着重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税费重、准入门槛高等问题,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能源、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2篇)在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8045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