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社区治理

2024-08-05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在信息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强大的泛化能力正日益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开展人工智能条件下的社会治理实验”是我国抓住智能化发展机遇、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社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和起点,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利用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手段支持社区系统治理、综合施策,是适应社会治理新形势、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借助大模型变革社区治理模式。构建基于大模型技术支撑的社区治理平台,有助于改变传统粗放式、经验化的治理模式,推进社区治理系统化、科学化和智能化。传统社区治理模式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和模型分析,存在治理手段单一、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社区资源分配不均、治理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迭代,更高效、更“聪明”的大模型逐渐赋能社区治理各类应用场景,成为系统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不断创新治理模式的重要途径。

在一些城市的社区,借助大模型技术,赋能社区具有全域智能感知的“千里眼”和风险监测预警的“顺风耳”。大模型利用视频监控、传感器和居民行为数据,对社区各项活动、交通状况、环境质量、设备状态和人员动态实时追踪监测,借助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提取各类监测数据特征,快速识别异常行为或目标,包括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异常噪音、火灾烟雾等安全隐患,实现“万物监测、泛化感知”。同时,针对社区公共设施运行异常以及涉及社区安全的可疑情况,快速识别并触发预警机制,在必要时通过自动调整参数或启动预设操作,完成自动响应和处理,帮助社区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风险和危机事件,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治理”。

此外,大模型整合分析社区人口结构、环境状况、居民行为等多元化数据,借助模式识别形成适配的动态决策模型,为社区管理者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推动“传统经验治理”向“数字智能化治理”转变,进一步提高社区治理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借助大模型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大模型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公共事务处理、促进居民参与等场景中,呈现出资源配置有效化、服务规模扩大化、供给模式智能化等发展趋势,成为提升社区服务品质,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支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研讨发言: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社区治理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600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