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交流研讨发言: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他律”

2024-07-26 07:03:52 33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按照党纪学习教育安排,持续用好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形式,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的警示教育,使我深受警醒,获益匪浅。下面,结合近期的感想收获,结合实际工作,与大家交流几点想法。

一、观看后的三点警示

一是腐败无处不在,腐败无孔不入。警示教育片中,可以清楚看到这些人在个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淡漠了纪律观念,利用自己的职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他们背弃了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目无组织纪律,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然而,这只是管中窥豹,是众多腐败现象中的一个侧面。腐败还体现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思想颓废、麻木不仁等;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等;办事求人,求人送礼等。还有很多腐败分子在高压态势下,只是变换了手法,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可以说,只要滋养腐败的土壤存在,腐败就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为此,必须出狠招、强治理,将反腐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发现一起惩处一起,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二是微腐败不加遏制,必然形成不正之风。腐败不分大小,不分轻重,都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损害了政府和企业的公信力。有人可能认为,警示教育片中的部分人员只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小”事上谋取私人利益,涉案资金不大,危害不算严重。这种思想大错特错,“微腐败”虽“微”,但其危害不容小觑。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一包烟、一瓶酒、一顿饭、一张卡,看似小事小节,却是违纪破法的肇始,从而出现了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可见,“微腐败”是“大贪巨腐”的开端。“微腐败”就如同瘟疫,它会慢慢地寄生于那些意志力薄弱的党员干部身上,一旦传播开来,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若任凭“微腐败”大行其道,党员干部纷纷效仿,就会带坏一个地区的社会风气。因此,对“微腐败”决不能姑息纵容,不然就会产生“一窗不补,百窗必破”的“破窗效应”。必须准确把握风腐同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特点,既严肃查处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也深挖细查腐败案件中的作风问题,着力提升风腐一体纠治的综合效能。

三是防微杜渐,既要自律,也要“他律”。如何防微杜渐?我认为应从严格自律、加强他律两方面入手。自律是防止腐败的基础,他律是防止腐败的保障,两者并重并行,才能更好地推进作风建设,有效遏制微腐败现象。一是党员干部要把“自律”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学习党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廉洁自守的规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管好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娱乐圈,过好权力关、人情关、金钱关,自重、自省、自警,拒绝任何形式的腐败,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是要发挥“他律”作用,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用正面先进激励人心,用反面典型警示警醒。要将法律法规学习融入干部培训内容,让党纪法规刻于心、见于行,推动党员干部真正把党纪国法作为日常行为指南。要完善监督,以巡视、监察、群众监督等多种途径加强监督、加强检查,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督促干部洁身自好、清正廉明。

二、党员干部应以案为鉴严格自律

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案示警、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严格自律,严守党纪国法,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坚定做良好政治生态的践行者和维护者。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警示教育交流研讨发言: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他律”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5416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