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5-17 07:03:52 670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人才既是创新的发动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更是制度变革的推动者。要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人才资源为根本,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着力在“引”“育”“用”“激”等方面下功夫,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吸引集聚顶尖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人。引进人才是提升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引才思路,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特色产业,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向高素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群体广发“招贤令”,吸引更多人才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强顶尖创新人才的海外引进,吸引具有创新潜力和留华意愿的优秀人才,推动全球顶尖人才集聚、提升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地域限制、领域隔阂、文化障碍等的制约,优化引才流程、健全人才引进服务机制、提升引才环境,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的支持和服务保障,凝聚推动创新发展的“人才增量”。

自主培养创新人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本土人才培育,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既要培养一大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也要培养具有前瞻眼光、把握未来需求、熟悉技术变革趋势、洞悉商业机会并且能够将相关产业要素进行整合,推动产品和服务商业化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企业家。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着力提升自主培养质量,为人才“量身定制”创新精品课程,强化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多采用一线指导、实地研学、帮教带练等方式巩固教育培训成果。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不断激发人才培养“内生动力”,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交流发言: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928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