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实施“选青推优”计划切实加强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2024-04-16 10:40:11 88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把选拔培养农村青年后备人才作为解决农村基层干部后继乏人和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重要措施,在全市实施“选青推优”计划,加强教育培训和选拔任用,逐步形成边培训边发现边选拔边使用的人才成长链条,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背景与起因

受农业生产季节性影响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东北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农村青壮年人才外流严重。据了解,2015年齐齐哈尔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常年转移的占60%,“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留守俨然成为现实,给村级组织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上次村党支部换届时,全市35岁以下村党组织书记仅有57人,不到总人数的5%,村级班子老化,后备力量不足,破解选人难、留人难问题迫在眉睫。特别是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定位和目标,也对农村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重点在农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行稳致远的基础在人才。齐齐哈尔市委深刻认识到选拔培养村级后备人才对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实现扶贫攻坚的重要性,着眼长远抓储备,立足当前抓培养,大力实施了“选青推优”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工程,计划以3年时间为一个周期,持续培养出一批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信赖的优秀青年充实到基层,探索形成了一条比较可行的农村后备人才培养成长链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做法与经过

一是建立选拔机制,形成农村后备人才队伍。立足对农村后备人才重视不够,疏于管理,现用现抓,有名无实,个别乡镇为完成换届选举,只能“矬子里面拔大个儿”,选择的余地小,长期体内循环,养成了惰性,丧失了活力,乏人可用、无人可选等问题。进行调研摸底,根据实际把脉会诊,制定了《农村基层组织“选青推优”计划实施意见》,打破条条框框限制,不拘一格选拔“三好”“六有”人才,为农村选好“千里马”,建好人才“蓄水池”。在“三好”青年和“六有”后备人才的选择上,区分“选青”“推优”两个层面,兼顾当前和长远两个梯次,建立农村后备人才队伍。“三好”青年,即德行好、干事好、守法好的农村青年,侧重从35周岁以下的农村退伍复员军人、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回乡创业大学生、农村经纪人、在家务农青年等群体中选拔,作为中长期培养的第二梯队人选。“六有”后备人才,即有志向、有品德、有文化、有业绩、有能力、有口碑的农村能人,侧重从50周岁以下的农村种养加大户、创业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屯组干部、大学生村官、为民代理服务员等群体中选拔,作为近期成熟的第一梯队人选。采取村级推荐、乡级考察、县级认定的方式,规范推荐程序,严格审核把关。村级组织推荐,张贴公告,发布预告,组织好宣传动员,由村党组织提出,党员联名、村民代表联名提出,或是个人自荐提出,召开村党员大会进行介绍,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初步人选,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让群众参与其中、更有发言权,让党员集体决定行与不行;乡镇党委考察,乡镇成立工作组,指派专人与村“两委”成员和屯组长谈话、与部分党员和村民谈话、与本人面谈,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人选情况,从日常生产生活和群众口碑中来评价,把人选考实考准,向乡镇党委会汇报后研究确定上报人选;县级组织部门复核认定,主要是对村、乡推荐程序进行把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检抽查,看程序是否合规、人选是否优秀、群众是否认可,道德品行差、群众有意见的剔除队伍,以保证整体质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XX市实施“选青推优”计划切实加强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33444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