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志们:
高校D建是D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各级各类学校D组织要把抓好学校D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D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随着全国在学研究生规模的不断壮大,研究生D建工作日益成为高校D建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D建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生D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亟须提升,研究生D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研究生D员总体示范引领作用不够等。高校必须从国家人才培养的高度,建设一套更加符合实际、更为行之有效、更具引领作用的研究生D建工作体系,增强研究生D建工作实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发挥D委政治核心作用,用好D建领航“指挥棒”
D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引领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当前高校育人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多变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都不同程度地冲击着青年人的思想。加强研究生D建工作,要树立协同思维,建立协同机制,真正发挥D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其一,协同好研究生D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构建两者协同融合育人模式。D的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D建工作的主要载体,D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升华。高校研究生D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任务、形式和内容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要基于这一特点,构建分工协作、齐抓共管、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深入融合机制,打造“D建领航、思政铸魂”的局面。在工作体系上,要实现两支队伍在工作职能、机制上的协同融合,发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打通基于目标导向、共同发力的全过程;在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时代发展与变化,结合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和成长规律,创新手段和方法,实现两者同向同行。
其二,协同好校D委—院系D委—D支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机制,形成“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格局。20XX年7月3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新时代D的组织路线,强调了“D的全面领导、D的全部工作要靠D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协同好学校D委、学院D委、D支部三级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组织体系和闭合完整、全面覆盖的工作链条,发挥好校D委“最先一公里”、学院D委“中间枢纽”、D支部“最后一公里”的功能,构建“大D建”格局,扎实推进D建工作向基层延伸,引领研究生D支部切实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其三,协同好D建—学科—专业创新发展的共建机制,探索形成以D建为指引、学科为阵地的功能模式。D建工作和学科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建设的两个重要内容。研究生D建要以“D建+”理念为核心,立足“D建+学科”“D建+专业”等维度,探索新时代研究生D建工作,推动D建工作效能最大化。一方面,要通过将研究生D支部建在学科、专业上,让D支部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科建设成为抓实研究生D建的牢固阵地;另一方面,要把学科建设融入D支部建设中,通过筑牢D建基石,引导研究生立足国家实际所需来开展研究,为学科、专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其四,协同好研究生D支部与教师D支部、本科生D支部、校外D支部互学互助的结对机制,聚力打造“D建共同体”。面对研究生D员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高校研究生D支部要积极找寻周边的“D建共同体”,利用校内外D建资源,吸收行业优势,创新D建思维,拓宽D建模式。高校研究生D支部可以通过与教师D支部、本科生D支部共建,加强校内D建资源的有效流动,凝聚D建力量引领育人合力;通过与校外企事业单位D支部、行业D支部结对,整合社会资源,拓宽研究生培养路径,为研究生D员进一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渠道。
第二,要提升研究生D支部工作效能,改善D建“供给侧”
研究生D建工作要以需求端为导向,改善供给侧,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破原有D建工作“供不应求、供过于求”或者“无效供给”的僵局,提供结构更优化、覆盖更全面、契合度更高的研究生D建服务,提升D建工作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存在感”。
其一,研究生D员是以科研单位、课题组为主要交往范围的群体,研究生D建工作要根据这一实际特点和发展规律,改变传统D支部的单一设置方式,可围绕班级、实验室、学术团队等多种形式建立D支部,让D建引领作用在关键位置得以发挥。无论何种建制方式,根本原则是最大程度地凝聚研究生D员,最大限度地扩大D支部覆盖面,实现“学生D员在哪里、D组织就在哪里”的目标。
其二,研究生D建工作要与研究生思想引领、学习科研、就业引导、评奖评优、情绪管理等实际内容相结合。部分研究生D员存在科研压力大、生活困难、情感挫败、就业迷茫等情况,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这就要求研究生D建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还要解决其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难题,面向学生需求和发展需要,精准把握定位,优化形式内容,满足个体发展诉求,“翻转”D建传统角色,提升研究生D建工作实效。
其三,不同的研究生D支部由于学科、专业、结构的差异化,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通过开展“一支部一品牌”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支部文化,凸显支部的集体特点和个性标签,增强支部成员的归属感和D员意识。要增强研究生D建工作的政治性和学理性,引导研究生D员用学术讲政治,结合学科知识和理论优势开展D的主题教育活动,诠释和回答中国共产D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及百年D史和中国共产D人精神谱系的内在机理和实践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