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优质的大学生活
做有为的“千禧一代”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在2018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是北京最好的时节,更是收获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中国政法大学满怀丰收的喜悦,迎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2175位本科新生。
我知道,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同学们完成了你们人生中的第一场命运拼搏,实现了长久以来的美好憧憬。从今天开学典礼起,你们就正式成为法大人了,法大将成为你们启迪心智、健康成长的学术殿堂和精神家园。在这未来人生“第一里路”的启程处,我代表学校由衷地恭贺你们,热烈地欢迎你们!真诚地祝福你们!
每当校园迎来脸庞青涩、目光好奇、满怀希望的青年人,作为师长,我们时常感觉自己又似乎年轻了一岁。于是在这“年年十八岁”的假象中,我们陡然发现,法大的第一批“千禧一代”来了——你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2000年后出生的,绝大多数更是千禧年前后出生的。你们就是“千禧一代”!应该说,你们诞生在最不匮乏的时代,但你们又成长在易生空洞的时代。有人说你们随心所欲,又“天生要强”;有人说你们天马行空,还“兴趣为王”;有人说你们变化无常,是“注定要凉”,还有人说你们喜欢电子竞技,不时“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的嚷嚷。但我向来反对标签化某一个年代的青年人,作为教育者,我更确信“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你们与每一届踏入校门的新生一样,十八九岁,正是不枝蔓、不繁杂的年纪,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命运常怀赤诚的雄心、无畏的锐气和灵敏的细腻。
你们是21世纪的同龄人,而历史机缘巧合的是,法大老校长,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钱端升先生就诞生在百年前的1900年,与你们在年龄上相差100岁。100年的时光在你们与先贤之间无声流淌,今天,你们的到来,不仅意味着法大人更新迭代步入了新纪元,更是承载着法大人薪火相传的新使命。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法大复校40周年。而你们是法大恢复招生后的第40批本科生。40年前,学校艰难复办,当时你们的学长们是拎着小马扎走进百废待兴的课堂,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争分夺秒地增进本领,与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同步成长。他们中的许多人成就了宏大的事业,是社会的砥柱栋梁,但更重要的是,法大四年让他们每个人心中奠定了永不磨灭的家国情怀和刻骨铭心的法治信仰。那么今天的你们进入法大,不禁要问,四年后乃至未来的你们会呈现出怎样的模样?我想,励志勤学、加强磨炼,做引领未来的“千禧一代”,是我们师长对你们的期许和期望。这就要求你们在法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过优质的大学生活。
什么才是优质的大学生活?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我想之于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作为校长,我也不能给出标准的答案。在我看来,大学是更高层次、更富挑战的学习、成长和生存体验,我希望你们能展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来,切莫“入宝山而空回”,要过好丰沛高远、不同凡响的优质大学生活。但有时候,仍然会有人追问,为什么“虽然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大学四年”?我想,这种痛定思痛的感悟,值得在此有更加深刻清晰的剖析。
《大学》开篇第一句讲得很清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英国教育家纽曼也曾讲:“大学首先培养的是灵魂健全的,到达博雅高度的,即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开展健全人格教育,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学识丰富、能力卓越、智慧睿达、身心健康的人,也就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法大的育人理念。我相信,注重品德的修养、注重知识的汲取、注重能力的锻造、注重智慧的追求、注重身心的康健的大学生活,就是优质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