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文稿写作培训讲稿

2022-09-03 14:36:05 140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政务信息文稿写作培训讲稿

(一)有关概念

信息分为党委信息、政务信息、新闻信息等等。

党委信息,是党委领导制定和实施决策、指导工作过程中运行的信息,是党政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反映经济、社会、政治、文明、党建等多方面的内容。级别层次较高,内容大而全。

政务信息,是党政机关向上级机关、平行机关、不相隶属机关或领导个人送阅、通报有关情况、信息所形成的文字材料。

新闻信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鲜事件的准确真实的报道,以传递信息为基本目的,同样具有经济目的、政治目的、文化目的的功能。

今天我们主要讲跟我们密切度比较大的一种信息——政务信息。

(二)政务信息与新闻的区别

1.反映内容不同

政务信息侧重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等,要求喜忧兼报,不回避和隐瞒问题。新闻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褒扬好人好事;尽管对不良倾向也揭露和批评,但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2.写作要求不同

政务信息基本采取直叙的方法,干净利落,庄重朴实,力戒装饰,要求事实准确,分析中肯,建议合理。写新闻报道则不同,以通讯为例,对修辞的要求非常之高,包括比喻、拟人、反问、借代、双关、对偶、夸张等。

3.功能作用不同

新闻与政务信息,从本质上讲都是宣传,但两者的作用不尽相同。新闻一般是通过宣传工作来作用于工作,具有间接性;而政务信息作用于工作则主要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直接性。新闻偏重于宣传效应,而政务信息则偏重于参谋效应。新闻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而政务信息则是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工作人员要站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角度来考虑信息的采集、报编。

4.结构体式不同

第一,政务信息提倡开门见山,一般不要导语和结尾,由主体直接构成,主体采用“一是……、二是……、”的并列式结构,一气呵成,一段成篇,篇幅较小,表现形式相对固定规范,较为呆板。新闻稿则不同,通常由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否则不成体统,一般包含“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五要素,篇幅较大,表现的形式比较灵活、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没要求固定的形式。

第二,在标题制作上,政务信息一般不用两栏标题,是单标题,提倡单句实体,讲究简洁明快,一语道破。新闻为了烘托气氛,揭示内容,可设肩题、主题和副题,标题表述较为间接、活泼。

5.素材选择不同

服务对象与功用的不同,决定了政务信息与新闻的选材不同。相对而言,新闻的选材更为广泛一些,只要是新近发生的新奇的事实,都可以入选作为新闻的题材。政务信息则只关注影响政府政务活动的事实,如特殊情况下一些现象进入了政务信息的视线,那么它所注意的仍然不是那些现象本身,而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动因,即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由此预见、推断可能出现的结果。

6.干预能力不同

新闻只是让接受者了解情况,并不具有约束力,它产生的是舆论影响作用。而政务信息则直接传递给各级领导,无论是收集的情况、反映的问题,还是提出的建议,都是为领导科学决策做参考的,也就极有可能影响领导的决策。此外,尽管新闻的媒体、传播途径、传播手段众多,同时也非常方便、快捷,但在权威性上,它同政务信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7.在问题的公开性上不同

新闻具有公开性,所有的新闻都是公开发表的,知道的人越多越好。而政务信息则具有专属性,不能完全公开,甚至有些信息还要严格保密。

8.在问题的完整性上不同

新闻传播的事实大多比较完整,必须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而政务信息却不一定这么求全。政务信息突出领导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指导工作的指示性信息传达给其他相关部门,同时必要地忽略了一些细节,从而使得意见更为集中,针对性更强。

9.在问题的专业性上不同

新闻要求写得比较浅白,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够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这样才能传播得更加广泛。而政务信息则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这一点也是和它的服务对象的专属性相适应的。

(三)政务信息的分类

1.动态类信息。指最近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反映事物发展过程的信息等。

2.经验类信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效、新经验等,便于上级及时了解本单位工作或典型事例,以更好指导和推动工作。

3.反馈类信息。上级重要政策、重大会议、重要部署的执行落实情况;本单位根据具体实际制定的措施办法;政策执行出现的空白点、矛盾点和突破点,政策执行发现的问题或政策本身的缺陷。

4.问题类信息。具体政策、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5.建议类信息。针对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和问题类信息一起写的。

6.言论类信息。上级领导在内部场合的重要讲话,其他层次领导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的新思路、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新思考。

7.民意类信息。反映重要的社情民意和群众的思想顾虑等,“××县中小微企业经营者对×××反响强烈”。

8.紧急类信息。重大突发事件、重特大事故、重大自然灾情和疫情、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重大社会动态及其他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四)政务信息的写作要领

政务信息写作没有固定格式,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来说,政务信息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构件。但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每篇政务信息都有五个构件,有的可能全有,有的可能只有其中的若干个。

1.标题

标题是政务信息的眼睛,占有首要位置。有的标题还属于内容一部分,有的本身就是一条信息。现在信息资料很多,领导很多时候就看一下标题,觉得有内容才接着看。信息份量和价值,首先从标题上体现。因此,信息的标题不能像文艺作品含蓄隐晦,也不能像新闻报道有主副标题。

一要直观明白、一目了然。要一眼看去就明白信息要反映哪方面的内容,不说大话套话空话,不带有任何的艺术色彩。《××市××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市第一季度融资担保余额超亿元》,十分直观醒目,不看内容就可知信息的中心议题。

二要简练概括、一语中的。要用最少的语言,高度综合概括信息的精华,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如《××镇发生一起经营业主暴力抗法事件》,用“暴力抗法”表明全篇内容主旨。

三要新颖醒目、突出精华。选取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作标题,突出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的事实,在标题中反映。《××市财政局下达××项目专项资金10亿元》《××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四要节奏明快、可读性强。讲究语调、音节整齐、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合乎语法,尽可能用主语、谓语、宾语齐全的整句;要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一般不用倒装句。比如:《××市农村产权改革活了山区富了林农》《××市突出“三个到位”认真抓好降税降费》《××市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疫情防控》,读起来很节奏明快。

2.导语

导语是信息的开头部分,即用极简要的语句说明全文的目的和结论,引起注意,形成一个总概念。它不是信息的必要构件,大部分信息没有导语。常见的导语有以下几种:

(1)叙述型导语。用朴实的语言平铺直叙,直接写出信息内容中最重要和最新鲜的事实。一般具备事情发展的全部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或只缺极少的一部分,因此也被称作摘要式导语。如信息《某县国税局发生一起增值税专用发票盗窃案》,开头部分“某月某日某时许,某县国税局发生一起增值税专用发票盗窃案、、、、、、、”为典型的导语,其后应是具体经过、发生原因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内容。

(2)议论式导语。如:信息《部分地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重》,“某市反映,现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仍然很普遍,这不仅影响农民工的正常收入,对当地的社会稳定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议论式导语,重在议,发挥突出信息主题,强化信息内容的作用。

(3)概括型导语。概括型导语概括性更强、语言更简练,没有叙述型导语那种具体的事实。如“据反映,××市打击经济犯罪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近日,××的事迹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这些“问题”“反响”是什么,要在主体中找。

3.主体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政务信息文稿写作培训讲稿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821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