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日益丰富深刻,实践要求日益科学明确,蕴含其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日益清晰,彰显出特色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人民性的现代化表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重要关系,更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党的百年奋斗十大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诸多经验总结,第一条都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自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党必将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更大成就、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两个行”的创新理论概括,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理论指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就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数次历史性飞跃以及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的历程,我们会有更加清醒的理论判断、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指引下,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