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动员讲话(摘要)
一、着眼疫情防控的“大透视”,必须反省反思,敢于揭短
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指挥部的部署,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向党和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尤其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医务工作者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形势向好的方向拓展。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没有及格甚至交了“白卷”。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指出:“总体看,在抗疫斗争中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好的,是经受住考验的,但也有少数干部表现不佳甚至很差。有的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畏首畏尾,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有的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情况弄不清、工作没思路;有的敷衍应付、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仍然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百般推脱、左躲右闪,甚至临阵脱逃。这些都是对党对人民极端不负责任的,决不能容忍!必须坚决纠正!”总书记这番话,一言中的,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总书记严肃批评的“四个有的”,是党员领导干部对标对表的“镜子”。这场疫情彻底让一些“庸、懒、怠、慢”的干部原形毕露,那些长期存在于干部队伍中的问题像疫情一样出现集聚性暴发。
要对照“庸”的问题,查一查是否存在站位不够高,对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认识还不深刻的问题。是否存在不讲政治、不讲原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是否存在因循守旧、惰性思维、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问题。是否存在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导致思想上有所松懈、防控力量上有所削弱、工作标准上有所降低的问题。是否存在纪律涣散,不讲规矩,重大事项不请示不报告的问题。对新形势新情况不敏感不掌握,思路不清,思考不够,措施不力,导致机关管理混乱,干部碌碌无为的问题。
要对照“懒”的问题,查一查是否存在主动意识不强、敷衍应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问题。是否存在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畏首畏尾,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不动的问题。是否存在执行政策政令简单粗暴,“一刀切”的问题。是否存在凭经验办事、凭感觉行事,自身能力、综合素质无法适应工作需求的问题。是否存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重大事项、重要工作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无从着手,难以及时应对、有效应对的问题。
要对照“怠”的问题,查一查是否存在对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消极对待,执行不力,落实打折扣的问题。是否存在畏难情绪,怕吃苦、怕担责,不敢攀高、不敢比强的问题。是否存在“本位主义”“盆地意识”,格局不大、视野不宽、配合不力,固守自己“一亩三分地”利益,只考虑本部门利益,自行其是的问题。是否存在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部门监管缺位、畏难怕烦、失责失策、推诿扯皮的问题。是否存在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的问题。是否存在既不挂帅也不出征,揽功诿过的问题。
要对照“慢”的问题,查一查是否存在对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不作为、慢作为,行动迟缓,落实踏空、执行走偏的问题。是否存在疲疲沓沓、拖拖拉拉,不能按时按质完成的问题。是否存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是否存在工作只习惯于“安排部署”,缺少跟踪问效“钉钉子”的问题。是否存在工作习惯层层往下推,一推了之、一发了之、一转了之,给基层增加负担的问题。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虽然问题表现在个别干部和单位身上,但问题绝不仅仅是个例。全县各地各部门要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点带面,对照反思,举一反三。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扪心自问,疫情防控当中我是谁?我在哪?我做了啥?是不是尽到了应尽的一个党员的责任,一个干部的责任、一个人大代表、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群众是否满意?对照是为了找不足,反思是为了改进提高。对党员干部来说,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者足戒”,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