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鲁桥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鲁桥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全镇各项工作顺利平稳推进的五年,是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五年,是全镇政治大局安全稳定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围绕建设富裕、明、和谐、美丽新鲁桥的奋斗目标,紧扣“为民、务实、法治、担当”八字工作方针,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接续用力战疫情、谋发展、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先后获得“省级卫生乡镇”、济宁市“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乡镇、“济宁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县29年度综合考核三等奖”“全县22年度综合考核三等奖”等荣誉。
——五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快。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五年来,经济运行稳步增长,22年全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亿元,增长8.5%;预计一般共预算收入完成52万元,同比增长27.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值.66亿元,增长5.6%;实现社会消品零售总额23万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5元,增长7.4%。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五年来,先后落地明煜达保温料、绿元电动车、山东慈念生物医药、运河小镇、联华购物广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22年月,与日本客商上海鸣濑真空设备司签约投资外资万美元,成为济宁市唯一一个成功签约的日本外资投资项目。22年鲁桥镇工商税收突破4万元,在全县工商税收增幅排名第一。借助“22济宁与日韩投资合作洽谈会”平台,签约鲁冉光电项目(二期),签约外资5万美元。通过“22年跨国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签约万美元。湖上人家餐饮娱乐项目完成签约,蓝城•春风十里小镇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纳统企业4家,规上企业整体运行平稳。高新技术创新方面完成技术交易额23万元,超出任务目标2万元。制造业技改完成.3亿元,增幅居全县第一。
——五年来,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完成侯楼.8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山县28年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4亩,白马河治理工程、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流转王埝村土地2余亩,建成滨湖生态植物园。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打造杞柳种植编织、芦笋生产工等知名农业产业品牌,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附值。22年,新增农民合作社9家,经工商管理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5个,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整合仲浅村周边各村近2亩土地用于综合开发,打造出集渔家化、设施农业与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了“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五年来,城镇功能日趋完善,镇村建设呈现全新面貌。镇村环境显著改善。围绕“三河三路一市场”整体规划,推进小龙河、中心沟、老运河等河道治理,河道整治初见成效。完成中心街道路升级改造、省道4鲁桥段沿线绿化提升、鲁桥镇南北大道等项目工程建设,群出行便捷。整治和规范山湖大市场经营秩序,开辟瀚临金街第二市场,完善市场配套服务功能,群购物便利。重点项目稳妥推进。湖东滞洪区安全楼主体建设完成。顺利完成仲浅社区上房,解决493户,近5人安置的历史遗留问题。与临矿集团王楼煤矿合作,全力推进滨湖社区压煤搬迁项目,确保原湾子村448名群妥善安置。交通网络完善。环湖大道东线工程、泗河堤顶路已建成通车,京杭运河航道“三改二”、济高速等工程项目快推进。
——五年来,各项事业长足进步、社会事业开创新局面。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上下同心脱贫攻坚,全镇967户,26人稳固脱贫。动态检测“三类”人员,持续落实“四个不摘”政策,织密织牢防返贫监测“预警网”,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疫屏障不断固。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等工作,设立疫情防控联络员制度,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圆满完成2次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全镇新冠疫苗接种率突破96%,新冠疫苗第三针工作有序推进。社会稳定不断强化。扎实推进“国家反诈中心”PP安装工作,筑牢全民“反诈壁垒”,守好群“钱袋子”。实行领导干部每日轮班接访长效机制,访矛盾妥善化解,常态化做好政务热线管理,及时回应群诉求,群安全感、满意度实现“双提升”。教育卫生事业全面提升。新改扩建学校6所,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社会保障有力。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缴4592人,参合率99.8%;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交86人,参保率98%。探索社会化养老模式,与山县康立医院合作并确立“建民营、医养结合、社会化养老”的经营模式,养老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精神明工作扎实推进。建成新时代明实践分中心处,新时代明实践站7处。旅融合成效初显。28年、29年我镇成功举办第一届和第二届仲子化节,鲁桥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转产就业积蓄强动能。
抢抓东西部协作推进脱贫攻坚战略机遇,趟出渔民转移就业和渔业技术输出新路径,促成与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将军尧镇人民政府镇际结对共建,达成总投资余万元的包括“乌鱼西迁”在内的诸合作建设项目,强化渔业技术输出,带动渔民实现转移就业。把握县委县政府22年制定的“启动北部园区规划建设,主动融入济宁中心产业圈”的“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因地制宜促发展,依托区位优势与交通条件,发挥仲子化、渔家特色、高效农业在产业振兴的带动作用,形成以仲家浅村为中心,南王、鲁新村融合发展的工农旅游业综合体,培育发展日用品、小商品及综合性渔湖产品交易市场。建成薄膜内棉被连栋温室大棚56亩,采取“产业园区+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一条从特色种植、技术指导、成品包装到产品销售的产业链条。逐步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
——五年来,全面强政府建设、行政效能显著提升。干部质不断提升。圆满完成行政村建制优化后村“两委”换届工作,全镇7个村全部实现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班子年轻化。一批年富力强、道正派、乐于奉献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工作作风持续改善。强化责任观念,开拓创新精神,不断优化干部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持续增强业务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明显增强。不断优化行政效能,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启用3余平方米的为民服务中心,整合民政事务、退役军人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集约管理、集中办、集成服务,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机制,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共服务水平,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与此同时,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红十字会、退役军人事务等社会事业得到新提升,审计、市场监管、民族宗教、司法、自然资源和规划、科协、老体协、供销社、邮政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份成绩,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各级人大代表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结果,是5.4万群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各位代表,以及为全镇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和关心、支持、促进鲁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