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2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汛情疫情叠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开封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集中精力谋发展,齐心协力开新局,较好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86.85亿元,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高于年初目标2.5个百分点;社会消品零售总额完成52.62亿元,增速.9%,高于年初目标.9个百分点;一般共预算收入完成2.54亿元,增速24.6%,位居全市第二。
这是抓机遇迎挑战,北部片区未来可期的一年
立足“北美”城市空间布局,在北部片区先行先试,以“做地”为路径,与市发投集团在项目推进、资金筹措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安远门大道片区开发模式,酝酿十年之久的安远门大道拓宽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我们集中力量,全面完成了东京大道至黄河大堤全线8.5里6个行政村553户的房屋征收工作,再次创造了“龙亭速度”,受到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入选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典型案例。委托国内顶尖规划机构——上海同济院和上海市政院,高标准编制北部片区城市设计,高标准规划道路设计,以超前的眼光、先进的理念领跑片区开发。当前,道路两侧保通道路已经开通,正在压茬推进道路主体工程建设。
这是聚动能促发展,项目建设持续发力的一年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列入市“872”投资促进计划的26个项目,完成投资54.5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8%。开封市黄河生态廊道示范项目(一期)、清明上河园三期成功纳入省重点项目库。启动市民共化服务综合体、96非遗创园二期等重大项目。珠玑巷一期改造提升项目建成亮相,S32沿黄大道(一期)龙亭段建成通车,沿黄生态廊道慢行系统全线贯通。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精心举办“菊花化节”“清明化节”等专题招商推介会,成功签约兰尉高速剩余收权等3个项目,总投资9.3亿元。引进5万元以上项目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分别完成市下目标的42%和66%。引进市外资金4.3亿元,利用外资588万美元,均超额完成市下任务。积极对接远洋里、动漫影视基地创园等重大项目,碧桂园、绿城、中核坤华等国内5强企业先后落户龙亭,发展后劲稳固。
市场活力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选派84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进企服务,围绕企业发展难题采取精准措施,区级层面问题解决率%。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企业开办缩短至.5个工作日,大型企业注册权限下放至我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进入第二方阵,其中企业权益保护、企业满意度表现指标分别位列全省第3名、第9名。新设企业654户,同比增长27.73%;实有注册资本总额达6.9亿元,同比增长46.26%,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强。
这是抓短板强弱项,底线任务守住守牢的一年
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利用入选全国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的机遇,争取两批共2.5亿元再融资债券,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取得明显成效。成立龙亭区矛盾纠纷元化解中心,成功调解案件8件。北道门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入选市“五治融合”小区治理工作试点县区,基层社会治理有活力。万兴苑B区、小李庄城中村改造安置房正式交付,全年无重大访事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乡村振兴精准发力。持续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落实“四个不摘”,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柳园口乡获评“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成立区乡村振兴局,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组织保障。实施乡村振兴三期(第一批)、沿黄临堤面立面改造、“和尚庄、兴隆屯村庄整治提升”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旅融合,打造仓颉化园、柳园口黄河湿地园、槐树林森林园等沿黄景点,半堤社区和柳园社区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助村民增收、让乡村美。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统筹推进治污降霾“六项措施”,空气质量实现“两降一升”。连续四年被选为全市义务植树点。新增国土绿化面积4243亩,完成市下任务的4%。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年巡河次数59人次。巩固“清四乱”整治和河湖划界成果,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四乱”问题全部销,辖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这是抓统筹促新,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一年
“两改一建”稳步推进。启动北支河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强力推进徐府街周边、古城区2#等地块成本核算审计,推动大兴社区等遗留地块挂牌出让。“双喜年华”私访院安置房项目如期开工,四季花城、复兴花园等项目快速推进,丰茂花园、仁和馨园等项目按时交房,被征收群喜迁新居。
城市管理精细。完成3个组团27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西棚板街等8条背街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新建街旁游园5座,新增城区绿化面积万余平方米,街区建设美丽。全年拆除违法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市容秩序持续整改。新建垃圾分类投放亭37座,生活垃圾分类深入推进。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城市“颜值”越来越高。
城市名片靓丽。“不负游人醉赏心”,万岁山、翰园碑林等景区响应“豫见金秋·惠游老家”活动,提振消心,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清明上河园推出与国货之光—鸿星尔克的联名商品,获评全国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讲解班荣获“第2届全国青年明”。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获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化和旅游消集聚区,七盛角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翰园碑林和清明上河园荣获“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万岁山荣获四钻级智慧景区称,城墙园成功创建3级景区,“化+旅游”让城市具魅力。
这是抓基础强保障,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的一年
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区9个工作专班、名各级干部齐心协力、日夜奋战,构筑了全民防疫的牢固屏障。累计核酸检测28万余人次,接种疫苗3.7万剂次,受到了市疫情指挥部表扬。
汛情应对妥善有序。迅速启动一级响应,全力防范应对“7.2特大暴雨”、“8.22大暴雨”和黄河秋汛。组织抢险人员957人次,动用大型机械及车辆53台,投入防汛物资沙石34吨、沙袋492条,投入抢险救灾用294.4万元,确保了城市安全、黄河安澜,实现了零伤亡和大灾之后无大疫。成立区慈善总会,三级慈善网络基本形成,用好防汛救灾捐赠款物,辖区一万余人受益。
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累计投入民生资金2.66亿元,占一般共预算支出的67.79%。全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3%和8.4%。措并举促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7646人,完成目标的3%;城镇登记失业率.5%,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两乡办幼儿园建成使用,完成农村教师周转房、郭楼小学新建教辅用房等项目建设,启动开封市一师附小龙亭学校项目。招聘教师34名。完善社会保障,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59元,累计支出低保金、医保、养老保险基金共73.9万元。建设“健康开封”,人均基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至75元,“高血压”“糖尿病”纳入门诊慢病管理,累计拨付基本卫补助资金.7万元。优化化服务,基本建成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共化服务网络,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3场。
这是强能力转作风,政府效能切实提高的一年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强财政监察审计监督,持续改进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全面强法治政府建设,荣获“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满意率分别达到%和98%。连续两年入选全省基层减负试点县区,办办会同比减少5.6%。审计、统计、人民武装、退役军人事务、外事、侨务、对台、史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22年各项任务的完成,为本届政府的5年任期画上了圆满句。五年来,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五年来,我们以“实干”兴“实体”,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净增35.36亿元,是五年前的.69倍;社会消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分别为6.83%、4.29%;一般共预算收入创新高。五年前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在高质量发展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五年来,我们以“转型”促“转换”,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三次产业由26年末的3.7:2.:76.2调整为.3:.6:87.,第三产业比重上升.9个百分点。累计引进5万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4个。累计实施市重点项目93个,完成投资47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项目投资占比25%以上。七盛角提质改造、96非遗化创意园、丹尼斯百货、泰邦健康寓等一大批重大结构调整项目在龙亭落地生根,为经济持续发展积蓄了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