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工作回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区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牢牢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紧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谋发展、保稳定、惠民生、优环境、勇争先,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齐发力,谋发展,富裕寨下勇攀新高地
1.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截止10月底,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3.65亿元,同比增长8.9%;税收收入突破4200万元,同比增长68%,占全年目标任务的8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65亿元,同比增长22.5%。在库工业企业5家,在库非工企业7家。
2.招商安商奋发向上。一是奋力打造招引投资新“洼地”,引得凤来栖。截止目前,已完成2家亿元以上企业签约并落户市工业园,分别为投资规模3亿元的思洛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规模6.75亿元的合肥阳光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二是奋力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通过以商招商、寨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先后引进了宜春方满建筑建材有限公司、宜春顺永建材有限公司,宜春宏晟矿业有限公司、宜春市袁州区硕阳新能源有限公司、袁州区民安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宜春市亿鼎鸿建材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大大充实了实体企业库。三是奋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我镇结合全市开展的“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全力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为落户企业提供“五星级”优质服务。
3.农业产业破浪向前。一方面,大力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完成上级下达早稻田21900亩目标任务,完成二季稻种植19000亩,其中富硒水稻种植4000亩。同时,坚持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已完成长乐、园岭等8个村9542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涉及新建水闸28座、新建渠道92.6公里、新修和维修机耕道34.9公里,实现改善水稻灌溉面积1.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粮食75万公斤的可观效益。
另一方面,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盘活闲置农田,用活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多种方式,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种植,激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拓宽富农富民渠道。累计中药材种植4700亩(禾雀花2100亩、莲子700亩、黄菊300亩、艾草1400亩、黄精200亩),新增2100亩;水果种植21000亩,主打脐橙、马家柚、葡萄等特色产品。
4.乡村旅游露角向善。结合秀美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全镇涌现出一批初具规模的集休闲观光、水果采摘、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汇聚千亩禾雀花、袁石景观、百亩荷花、桃花溪、村史馆等网红打卡点的塘下村,今年整村被评为全省AAA级乡村旅游景点,并建成了集田园观光、休闲娱乐、农业生产、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园区,今年以来吸引客流量约20万人次。集水果采摘、餐饮服务、休闲观光等功能的园岭村东魁山庄被评为三星级农家乐。横塘村六柳书院修缮完工,倾力打造成集文旅观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士名人文化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基地。
(二)紧绷弦,保稳定,平安寨下踏上新台阶
1.安全生产常抓有效。一是“零事故”。有力抓好现有5家花炮企业的第五轮行业整改,2家采石场安全生产,目前抓牢安全生产“零事故”。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十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月”活动,规范整治烟花爆竹经销点经营,整治不达标不到位的一律不得营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安全生产巡查数字化水平,实时监控企业生产状况,让非法生产、违规生产无处遁形。累计下发整改责任书7次,查处普通隐患30余起,严重隐患7起,确保每周巡查各厂3次,隐患解决率达100%。
二是重宣教。做好安全检查日报、周报、月报统计汇总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已开展8场安全生产培训,参与人次达210人次,发放资料600余份。开展应急安全周活动,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学校师生、村民等参与防灾减灾网络知识竞赛活动逾千人次。践行防灾减灾“三进”活动,对我镇烟花爆竹、采石场、砖厂、加油站等高危行业企业开展次生灾害防范宣教活动8场次,进企业、进农家、进学校发放防灾减灾宣传单6000余份。
三是防汛防火防溺水“三不误”。密切关注气候变化,通过会议、文件部署,采取视频播放、讲演等多样宣传形式,强化防汛防火防溺水宣教效果。配齐消防器材,成立防灭火领导工作小组,组建24小时执勤能力的专职消防队员,加紧加密对辖区大小水库山塘和各片林区排查频次,确保防汛防火防溺水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实现“零”发生。
2.社会治理平稳有序。一是全力运用“调”手段,保证全年全镇平稳有序。2020年没有发生一起进京赴省访。今年,全镇累计摸排出23件矛盾纠纷,目前已成功调处了14件,调处率达61%,其余9起均安排责任领导督办,正在紧锣密鼓的调解中。深入开展“抓源头、清存量、控增量”专项整治活动,交办的9件信访专项治理案件已成功调处8件。同时,扎实做好“两会”、国庆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等特殊关键时期的社会稳定工作。二是积极运用“联”机制,确保大局稳定。搭建“三联管家平台”,运用“警民联治、部门联建、邻里联防”机制,及时疏导化解矛盾纠纷,构建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从紧密联系群众出发,给警官、法官、检察官进镇入村提供场所,为“三官”入户切实解决群众问题提供平台。实行汇报制,每月召开例会认真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谱好组织联建、走访联谊、矛盾联解、治安联防、信息联通、犯罪联打“六步曲”,确保寨下社会大稳定,奏响边界“和”乐之声。10月份全市政法工作流动现场会袁州区会场设在我镇,展现了我镇边际“六联”“党建+好人文化”和技术开锁摘帽等特色亮点工作。
3.打非工作趋好有为。成立了打非工作办公室,组建15人的执法打非队伍,全年“白加黑”、“5+2”对镇域内的窑泥点进行全覆盖拉网式踏看巡查。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200余人次,查获偷盗黑滑石事件8起,查获非法储存烟花爆竹违法行为1起,均已移交公安派出机关;查处S222省道超载行为、未采取抑尘措施载货行为50余起,形成了“发现一起、整治一起”的震慑局面。
(三)惠民生,增福祉,幸福寨下迈出新步伐
1.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一是“三项”问题整改全面完成。认真开展了全镇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和全省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44个问题整改。采取“五不两直”方式,分别于3月、4月、6月份对各村今年以来各类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核实。二是十大扶贫工程落实落地。截至10月底,产业扶贫方面,共培育致富带头人15人,产业扶贫合作社10个,带动贫困户308户,户均增收1278元。累计向23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28.17万元。就业扶贫方面,贫困劳动力共就业649人;扶贫专岗130个,其中疫情期间新增公益性岗位14个,新增疫情防控临时性公益性岗位30个,每月拨付专岗工资4.96万元;6个扶贫车间已开工5个,发放“以工代训”补贴资金5万元。教育扶贫方面,建立了户籍学籍双线台账,目前全镇有贫困学生348人,其中学籍台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68人,上半年共发放贫困学生资助资金29.62万元,贫困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健康扶贫方面,卫生院实现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今年以来累计报销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223.09万元,自付比例不超过10%,共办理慢性病证155人,家庭医生签约421户,做到“应签尽签”。饮水安全方面,共检测贫困户饮水安全水样100个,覆盖率和合格率均100%。保障扶贫方面,全镇建档立卡326户低保户发放补助金169.67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3.29万元。消费扶贫方面,共认定扶贫市场经营主体5个,扶贫产品14种,累计销售扶贫产品32.53万元。安居扶贫方面,共实施危房改造175户。易地扶贫搬迁12户,全部入住。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013.88万元,安排扶贫项目138个,贫困村、组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是提质增效行动全盘见效。自7月份开展脱贫攻坚提质增效行动以来,力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贫困户家庭收入逐渐回暖增加。期间,全镇新增贫困人口低保13人,提标146人;新开发就业扶贫专岗16个,提高工资标准7人,全镇所有贫困户年均收入均达8000元以上。
2.民生实事落地增效。全面完成低保信息录入,认真开展了低保清理整治专项活动,新增低保户46户60人,清理低保户246户285人。新桃中心幼儿园全面建设工作完成,今年9月份正式开园招生;全镇107名民办幼儿园学生转入寨下镇中心幼儿园就读,上半年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达80%以上,超过了既定70%的目标;带塘村、长乐村山盆塘全面改造完工,完成了22座小(二)型水库标准化建设。尽数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要求。
3.幸福食堂稳步推进。新建“党建+乐龄中心”(幸福食堂)4个,累计已建成11个,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营。解决了大部分村留守、空巢老人用餐难的问题,达到了每日就餐老人百余人的目标,真正地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4.疫情防控严防死守。时刻绷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弦,规定动作不落一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抓紧抓实抓细返乡人员体温监控、卡点值守、企业复工复产、中小学复学、集市守闹等工作。从大年初二起,所有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实行“白加黑两班倒”卡点值守,24小时执勤。镇财政耗费近百万元用于购买一次性口罩、测温仪、消毒酒精、帐篷等防疫物资,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驾护航”。实时更新国外或国内重点地区返宜人员信息,坚决做好14天隔离、核酸检测等工作,做好信息上报工作。截止目前,全镇未出现1例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例。
(四)重整治,优环境,秀美寨下亮出新名片
1.全面治理生活垃圾。制定印发了《寨下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寨下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考核办法》,按照“一月一督查一通报,一年一总结一表彰”的方式,现场踏看督查排名,并进行典型和表态发言,举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现场观摩会2次,全镇环境极大改善提升,在每次上级开展的明察暗访中,排名均列前五。深入实施开展村居“净化”、环境“美化”、多点“亮化”,共清理广告伞12把,散乱广告牌18块,整治乱停乱放车辆153辆、牛皮癣240处,整治乱堆乱放杂物48处、违规摊点35处,清理卫生死角178处,清运垃圾26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