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资料
(2019年第4期)
导墅镇党委宣传科编2019年3月21日
●领学人:王啸
●学习内容: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参加人员:全体中心组成员
●学习方式:集体学习专题讨论
全国“两会”精神传达稿
随着3月1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圆满结束。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决议,通过了外商投资法,取得了丰硕成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六下团组”,同代表委员们坦诚交流、共商国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既高瞻远瞩、又非常接地气,体现了强烈的改革精神、民本情怀和法治思维,是一个务实、管用、温暖人心的好报告。栗战书委员长参加了江苏代表团审议,对江苏工作提出殷切期望,为准确理解“两会”精神提供了指导。代表团审议期间,娄书记作了多次针对性很强的讲话,为我们深刻领会“两会”精神、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有关精神
一、大会概况
这次大会有8项议程:一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二是审查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是审查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9年中央预算;四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的议案;五是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六是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七是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八是审议关于确认接受张荣顺辞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先后参加了内蒙古、甘肃、河南、福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并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一)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重点讲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一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二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三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四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继续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总书记还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二)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重点讲了脱贫攻坚问题。一要坚定信心不动摇。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二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要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三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四要落实责任不松劲。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五要转变作风不懈怠。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三)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重点讲了“三农”工作。一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二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三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四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
(四)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重点讲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和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问题。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年轻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二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三要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根源,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五)参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强调,全军要站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高度,认清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决心意志,强化使命担当,锐意开拓进取,全力以赴打好规划落实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在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江苏省代表团一致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握大势、统揽全局,对江苏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紧密结合江苏实际,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坚决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创造性地在江苏落地见效。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及外商投资法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8年的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报告把当前中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及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得非常透彻,针对性开出了“药方”,非常务实接地气,在会议期间引发热烈的讨论,是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报告。全文共1.9万字左右,共分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