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报告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X乡29年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述职如下,请予评议。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注重学做结合,抓实主题教育。结合X作为深度贫困乡的实际,以上率下,带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聚焦脱贫攻坚开展学习教育,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深入调查研究、检视问题、落实整改,集中解决了安全饮水、危房清零、政策落实等X余个惠及民生、影响脱贫成效的突出问题,切实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推动力。期间迎接中央第一巡回督导组副组长X等领导调研,反响较好。
(二)聚焦“X党建”,务求全面强化。一是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对全乡X个党支部评星定级,结合“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及时做好动态调整,创建“五星支部”X个。二是精准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按照“兰考六步工作法”,完成X、X、X等村党支部软弱涣散(后进)整顿工作。三是全面强队伍建设。实施“质提升工程”,举办村组干部、党员轮训X期,实现培训全覆盖;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结合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工作,补选X名优秀返乡人才进入村级组织班子,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X名。四是着力强化保障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引导各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X个贫困村均达到X万元以上,其余非贫困村均有X万元收入。五是持续强阵地建设。规范村级阵地科室设置,集中清理标牌X余块,全面推广“一室用”“一地途”,村级阵地作用发挥较好。六是推动党委书记领办党建项目落地见效。在X村打造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功能党建阵地示范点面积约X平方米。
(三)统筹“三治”并进,打造善治乡村。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形式,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进,打造X村自治、X村法治、X村德治X个示范点,面向全乡X个行政村全面推广“一约四会”“村级矛盾调解中心”“道德模范评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机制,整体进展顺利。
(四)强化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一是结合“九个一大走访活动”,组织开展“扶贫扶志”集中宣讲X个场次,入户宣讲X余人次,覆盖全部贫困人口及部分边缘群体,极大地激发贫困群内生动力。二是党员致富带头人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发挥,带动全乡新增食用菌种植X万袋、优质红薯X亩,中草药X亩,基本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三是全面推广“一编三定”和“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对全乡X余名农村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联系帮扶贫困户,量化考核打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29年实现X个贫困村整村退出,X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乡贫困发生率下降至X%,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针对上年度述职查摆和领导点评的“党建工作考评激励落实不够”“‘两新’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基层组织制度落实不严”等问题,通过大党建考核评分权重、定期述职评议、委派党建指导员、强化党建痕迹化管理等举措,推动整改落地见效,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需长期坚持的事项已通过建章立制等形式以巩固。
(六)突出特色亮点,增强党建活力。一是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发掘培育X省29年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X、乡村旅游的“探索者”X等一批先进典型,持续通过社会媒体宣传、面对面宣讲等形式扩大影响力,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了学先进、创先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创新组织生活模式。打造XX开放式组织生活示范基地,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三是切实强对外宣传。明确专人负责党建息编辑、收集工作,并建立考核奖评机制,29年以来,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党建新闻息X篇,位居全县第一;在“X党建”刊发X条,位居全县第二。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基层党建内生动力还不够强劲。主要表现为“老先进”掉队、偏僻村“起不来”的问题。部分非贫困村区位优势不明显、历史负担比较重、集体资源相对少,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对财政保障依赖性较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能力有所欠缺。
(二)基层队伍整体质还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农村党员和村干部年龄偏大,整体化水平较低,能力质、作风状况、精神状态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村级后备力量相对缺乏,部分村在选配村干部时,仍有“矮子里挑将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