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不断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得明显成效广大农民群享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但是当前涉农职务犯罪仍然易发发对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我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大查办和预防涉农渎职犯罪力度为促进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建设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查办涉农领域渎职犯罪基本情况
201年1月至201年月我省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涉农领域渎职犯罪11件27人立案人占同期全省渎职犯罪立案总人的.9其中处级以上要案2人重特大案件9件12人。我省涉农领域渎职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一犯罪危害后果严重
我省近年查办的涉农领域渎职犯罪共造成高达1.8亿余元的经济损失人均渎职犯罪造成损失77.万元损失后果在100万元以上的有件9人且渎职行为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201年为1.28亿余元201年1至月份查办的涉农渎职犯罪案件损失就高达72.万余元较201年同期上升了7.。涉农领域渎职犯罪频发导致一些利民惠民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而不法分子弄虚作假、投机钻营却得巨大利益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及惠农政策的效果。此外涉农渎职犯罪还造成1人死亡、.2亩基本农田被损坏、2.07立方米林木被滥伐的严重后果。某市农林执法大队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假稻种得以顺利销售给农户最终造成27.9亩水稻绝收以及发生在地的“假羊肉”、“地沟油”、“病死鸡”等事件背后的渎职犯罪不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是严重危害了群的切身利益。
二涉农补贴资金领域渎职犯罪突出
201年以来全省在涉农补贴资金领域查办渎职犯罪案件10件10人占全部涉农案件的9.1。我省检察机关已在脱贫攻坚项目补贴、农机补贴、渔船柴油补贴、种粮补贴、高效设施渔业补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补贴等二十余个涉农补贴项目中发现严重的套骗和渎职犯罪行为。201年8月检察机关随机抽7个村的粮食补贴名细均发现渎职犯罪涉及被骗套粮食补贴资金00万元。从我省查办案件的情况来看涉农补贴资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此外食品安全10件2人、农业资源保护11件2人、征地拆迁安置17件22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件7人等也是渎职犯罪易发的领域。
三涉农领域渎职犯罪权钱交易潜规则盛行
201年以来我省查办的涉农领域渎职犯罪中同时涉嫌贪贿犯罪的有件人在专项补贴资金领域存在不同程度受贿情节的是占到了近0。国家各类涉农政策会为群带来大量的惠和便利也让不法分子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千方百计地想通过各种手段非法利益。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不法分子内外勾结、沆瀣一气为徇私情、私利而渎职犯罪的现象严重内外形成了非法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渎职犯罪双方均能得非法利益导致各种制度均丧失其监管功能。如某市农业委员会原党委委员、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凌某某在负责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1个补贴项目时收受贿赂180余万元致使他人通过伪造申报料等方式套补贴资金00余万元。
四涉案人员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
在查办的涉农渎职犯罪案件中其犯罪主体大部分7为科级以下干部主要是村居干部、基层政府重点岗位人员以及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岗位的国家工作人员绝大部分为在相关领域“一线”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其中涉及市级农委负责人及中层干部人县区农业局、水产局、渔业局等部门局长、副局长的有2人涉及基层各类工作站站长、副站长的有1人上述负责人占比29.。
五窝案、串案发
去年以来发生在涉农领域的渎职犯罪中窝、串案件共计件118人占比9.8。补贴资金发放、征地拆迁等工作的施环节、部门单独施渎职犯罪的可能性减少。但是有关人员往往为徇私情私利共谋打通各个环节从而达到非法利益的目的。因此通过对一个线索或案件的查处往往会牵出其他相关人员渎职犯罪。如检察机关在查办某市团结村拆迁项目渎职犯罪时从一件线索入手查办了该市经济开发区新港办事处原主任葛某某玩忽职守、贪污案又深挖办事处及下属村组其他名干部渎职犯罪该案造成国家损失达万余元。
二、涉农领域渎职犯罪原因分析
一法律意识淡薄违规与犯罪混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