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主任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2022-09-03 14:22:35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赓续传承脱贫攻坚精神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郑伯怡

(2021年4月27日)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的脱贫攻坚,不仅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凝聚起砥砺前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深刻理解脱贫攻坚精神的丰富内涵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不仅为中国精神的弘扬筑起了一座新的精神丰碑,而且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精神动力。

(一)体现了上下同心的团结伟力。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逐渐形成。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二)体现了尽锐出战的昂扬斗志。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面对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我们党把精锐力量派到第一线,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昂扬斗志向贫困开战。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脱贫攻坚期内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确保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党把各项政策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坚持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打、一个堡垒接一个堡垒攻,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三)体现了精准务实的科学态度。全国各地不断完善贫困治理的政策工具、思路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精准务实的科学态度。讲精准,坚持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重点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通过具体分析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求实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建立全方位监督体系,真正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四)体现了开拓创新的进取品格。我们党秉持开拓创新的进取品格,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创新扶贫开发理论,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现了我国乃至全球减贫理论的重大创新。创新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形成了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体系、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以精准为方略的工作体系、坚持综合治理的政策体系、加强资金保障的投入体系、“志智双扶”的动力体系等,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度保障。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创造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扶贫等措施;创新运用新兴技术助力扶贫,形成特色生态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电子商务扶贫等新模式,并在各地减贫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体现了攻坚克难的坚韧气质。事实充分证明,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保证了脱贫攻坚战打得赢、打得好。面对这场硬仗,广大扶贫干部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保持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越到最后紧要关头,时间愈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艰巨。广大扶贫干部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毅力,一代接着一代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成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六)体现了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既是我们党的目标,也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脱贫攻坚斗争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彰显了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1800多名扶贫干部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用生命回答了对人民的忠诚与负责。脱贫攻坚激发了广大脱贫群众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贫困地区蔚然成风。

二、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意义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

(一)脱贫攻坚精神是消除贫困、共享富裕的人民至上精神。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竭尽全力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人民至上是脱贫攻坚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遵循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党始终坚守的执政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也是贯穿于中国扶贫减贫脱贫工作的内在的执政情怀。中国脱贫为什么“行”?归根结底根植于党为民造福的胸襟和情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xx主任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62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