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5、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6、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
7、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
8、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
9、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10、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11、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12、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13、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14、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15、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16、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8、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20、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21、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22、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24、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25、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7、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8、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29、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0、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1、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3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3、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34、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35、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6、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7、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38、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9、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0、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41、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42、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3、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4、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4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6、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47、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8、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49、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50、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