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办事之道,要处理好4方面关系

2022-09-03 14:25:54 13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办事,就是办理正在做或将要做的事情。机关人员办事,上级指示的、领导交办的、下级请示的,都属于公务活动的范畴。要办好事情,决不容易。怎么办事?笔者认为,要着重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是与非是非,是性质、原则、根本。是非是源,其它是流。是非对了,世界就对了;是非错了,一切都错了。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正确的做事重要。把握是非,是办事最大的遵循。在大是大非上,必须旗帜鲜明。

要辨别是非。机关干部,要记住自己的COSPLAY,对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哪些是有正有误的;对哪些是先进、哪些是落后、哪些是“双重”的;对哪些是提倡、哪些是反对、哪些是不提倡不反对的;对哪些是法规政策许可、哪些是法规政策不许可、哪些是有许可也有不许可的,都要弄明白,考虑好,辨别清。二、思与谋

办事,是机关的重要职能。办事水平,体现机关人员素质能力,办得好,说明能力强,素质高。与撰文相比,办事似乎更难:撰文,一次不行,可以修改;而办事,弄砸了,无法挽回。把难事办成、好事办好,必须思考谋划、殚精竭虑。要厘清任务。办事情,大体有“三要素”:办什么事;什么时间完成;工作要求成果是什么。对此,机关人员要冷静清醒,心中有数,明明白白。这是办好事的前提。在接受任务时,要聚精会神聆听机关领导安排,随时记录交办的事项,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在领受工作中,不清晰的要询问,一般不轻易发表看法。对繁杂事项,要认真梳理,提出“执行方案”,请机关领导定夺;对简单任务,要加以“发挥”,让领导认可;对难度大的事,不要提否定意见,可以在领导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加以丰富完善。要深钻细研。百闻不如一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办理权。办事,机关人员要首先做一个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身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摸清底细,了解情况,拿出有分析、有建议、有见地的意见。办好事情的标志:科学性,周密严实,不留“空”字;可行性,符合实际,清晰明确,不留“难”字;适用性,符合政策,规定和群众利益,不留“患”字。要筹划战略。在接受任务后,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制订战略,是最要紧的。无论啥事,有无把握,怎么推进,都要根据安排,思考判断,想一想办的是什么样性质的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形的事情?想一想是常规的事,还是突发的事?想一想任务与平时的工作有哪些异同?这些,都要在自己的脑海里过滤一遍,然后根据实际,借鉴以往做法,参照别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坚持利利相交取于大、利弊相交取于利、弊弊相交取于小的原则,严谨提出目标、战略、思路、制度。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体制内的办事之道,要处理好4方面关系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577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