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例》两《规定》”知识学习口袋书(62题+一说明)
“一《条例》两《规定》”知识学习口袋书(62题+一说明)
一《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两《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件备案审查规定》(以下简称《备案审查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
.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依据是。
答:《中国共产党章程》。记住:党章是党规党纪制定的总依据,宪法是制定所有法律的总依据。
2.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党委制定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
答:省、自治区、直辖市。记住:没有地级市
3.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答:党章
4.凡是涉及创设党组织职权职责、党员义务权利、党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只能由作出规定。
答:党内法规,不是党章
5.党内法规的名称为党章、准则、条例和。答:规定、办法、规则、细则
6.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
答:党章
7.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等作出基本规定。
答:准则
8.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答:条例
9.规定、办法、规则、细则对党的的要求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答:某一方面重要工作
.党内法规一般使用条款形式表述,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为编、章、节、条和。
答:款、项、目
.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由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日常工作由负责。
答:中央书记处
2.中央办厅承担党内法规制定的工作。
答: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
3.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事项只能由作出规定。
答:中央党内法规,注意定语“只能”
4.确有必要的,有关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可以就特定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答:经党中央批准。这个权限一定要搞清楚
5.涉及两个以上部委职权范围的事项,有关部委应当联合制定党内法规或者。
答:提请党中央制定中央党内法规
6.制定党内法规涉及政府职权范围事项的,由党政机关联合制定。
答:可以,好人误解为必须了
7.制定党内法规应当统筹进行,科学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
答:年度计划
8.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由中央办厅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提出的制定建议进行汇总,并广泛征求意见后拟订,经会议讨论,报党中央审定。
答:中央书记处办
9.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年度计划,由中央办厅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各部门每年年底前提出的下一年度制定建议进行汇总后拟订,。
答:报党中央审批。这个和五年规划有很大的区别,注意区分
2.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提出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建议,应当包括党内法规名称、制定必要性和等。
答:报送时间、起草单位
2.起草党内法规,对同一事项,如果需要作出与现行党内法规不一致的规定,应当在草案中作出,并在报送草案时说明情况和理由。
答:废止或者如何适用现行党内法规的规定
22.党内法规草案形成后,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等形式。
答:座谈会、论证会、网上征询
23.起草部门和单位向审议批准机关报送党内法规草案,应当同时报送草案制定说明,包括制定党内法规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征求意见情况和等。
答: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情况
24.如起草部门和单位不采纳法规工作机构提出的修改意见,可以向审议批准机关提出修改和的建议。
答:缓办或者退回
25.中央党内法规采用中央件形式发布。发布时,党内法规标题应当题注,载明。
答:制定机关、通过日期、发布日期
26.实际工作迫切需要但还不够成熟的党内法规,可以先试行。试行期限一般不超过。
答:5年
27.同一制定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旧的规定与新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
答:新的规定
28.党内法规的解释同党内法规具有效力。
答:同等
29.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应当自发布之日起内报党中央备案。中央办厅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具体审查工作。
答:3日
3.制定机关应当组织开展党内法规清理工作,根据清理情况,作出修改和等决定。
答:废止、宣布失效
3.《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件备案审查规定》的制定根据是。
答:《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记住了不是党章。
32.负责牵头办理本级党委备案审查工作。
答:各级党委办厅(室)。记着了是各级,不仅仅局限于省市级
33.应当报备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件,自发布之日起内由制定机关报备。未按照规定时限报备的,审查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补报,通报。
答:3日、必要时可以
34.报备党内法规和规范性件,应当提交份备案报告、正式本和,装订成册,并报送电子本。
答:备案说明
35.备案说明应当写明制定背景、政策创新及其依据、重要数据指标来源和等情况。
答:征求意见、审议签批
36.报备机关应当在每年前,将上一年度件目录报送审查机关备查。
答:2月日
37.审查机关发现已经备案通过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件存在问题的,重新启动审查程序。
答:可以
38.党内法规和规范性件没有原则性问题,但存在名称使用、体例格式、字表述等不规范情形的,审查机关予以备案通过,并将相关情况告知报备机关。
答:可以
39.对未发现问题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件,审查机关一般在3日内完成审查处理工作。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可以适当延长审查处理时间,但一般不超过。
答:3个月
4.牢固树立的理念,切实担负起执行党内法规的政治责任。
答:执规是本职、执规不力是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