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教育机构省考《申论》课堂笔记
提高《申论》写作水平每天要做的三件事
一、每天晨读半小时
读什么?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及历次全会相关讲话报告;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④国务院《二〇二〇年政府工作报告》;
⑤省《二〇二〇年政府工作报告》;
⑥省委书记近一年的讲话。
……
二、每天抄写7-页历年真题范
三、每天看新闻联播
第一篇申论是什么
一、直观认知
(一)注意事项
.时间分配
①作答要求(3-5分钟)
②通览料(5-分钟):首尾则料和作主题相关;概括则落大意;“高档表述”要标出来。
③非作题目作答(6-7分钟)
④作(不低于65分钟):其中审题立意需要-5分钟,花5分钟在料中寻找相关,4分钟撰写作。
2.分值:非作6分,作4分。
3.用黑色中性笔作答。
4.在指定区域作答:要严格规划字数。
5.用现代汉语作答:不能用英语,不能用繁体字。
6.考场纪律:考前可以抢时间,靠后要立即交卷。
7.不能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篇幅长短:一般5-8则料,6字左右。
2.料主题
①城市管理
②社会治理
③经济发展
④精神明建设
⑤环境保护
⑥绿色发展
⑦政府建设
⑧精准扶贫
3.料特点
①案例型料居,能达到8%;另外还有观点型料和数据型料,分别占5%和5%。
②整体料偏向于融合型(常规型、争议型)。
③趋向明确:导向性(共性)、消极性、辩证性。
④非敏感性。
4.料来源
①人民网⑤人民日报⑨部分法律法规
②新华网⑥政府工作报告⑩近两年社会热点事件
③光明网⑦领导人重要讲话或重要著作
④央视网⑧部分地方网站的规章或意见建议
(三)作答要求
一般为4道题目,3小大。题型为:
①归纳概括(-5分)
②提出对策(-5分)
③贯彻执行(2-25分)
④综合分析(5-2分)
⑤申发论述(35-4分)
二、能力认知
(一)申论大纲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基本能力(案处理能力)的一门科目。主要考察4项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料的内容:背景(政策理论)、现状(好的现象或成绩、问题)、原因、影响(积极的或意义、消极的或危害)、对策观点、经验教训(别人的做法);准确理解给定料的含义(字面含义、浅层次的),准确提炼事实(案例型料)所包含的观点(作者的观点),并解释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作的总论点或主题,题干本质问题的理解为所覆盖料包含的核心要点)。
2.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对给定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分析对象)进行分析归纳,角度地(一种理解为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去做,一种理解为进行横向空间上的类比和纵向时间上的对比)思考料内容,做出合理(命题人的倾向和观点)的推断或评价(分为赞同、反对、辩证地看三种)。
3.提出和解决问题
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自己曾经做过的某件事感悟)和生活体验(看到过或听到过某件事的感悟),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做出评估或权衡(明确具体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4.字表达能力
熟练使用指定语种(现代汉语),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章结构及总分论点呈现)、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命题人的观点)。
5.贯彻执行能力
明确工作目标(领导意图)和组织意图,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料的实际)、法律规定(依法行政)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一般指撰写应用或。
三、评分标准
申论有相对标准的答案要点,有相对规范的答案结构,但没有标准的表述。
(一)形式方面
卷面、篇幅、答案结构、条理性(清晰度)、表述。
(二)内容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