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8篇【第0225】

2022-12-08 16:46:39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22年务员考试每日练习8篇(第225

22年务员考试每日练习8篇(第225

22年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逻辑判断

.

王宁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到了一所学校任教,刚到学校上班的第一天,她发现她所任课的这个班级的学生都非常散漫,没有纪律。王宁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学校是一个缺乏管理的学校,这个学校里的学生都没有上进心和纪律性。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王宁刚毕业就到学校任教,对教师的工作还不太适应

B.王宁上班的这一天正好是学生暑假开学的第一天

C.这所学校学生的表现和领导的表现完全不一样

.这所学校的学生上万,王宁所教班级的学生有五六十人

2.>一个老人告诉医生,说他的右腿疼,医生说:这是上了年纪的缘故。

>以下最能反驳医生说法的是

.老人年轻的时候右腿也疼

B.比老人年纪小的人腿也疼

C.比老人年纪大的人腿不疼

.老人现在左腿不疼

3.某国企业成立监事会,致力于保护员工的利益。但是专家指出,监事会的成员都是司管理层聘请且支付报酬,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使得监事会很难代表普通员工的利益。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最有力地支持了上述专家的结论?(

.监事会刚刚成立,具体制度尚未健全

B.监事会成立后第一项提高员工餐补的意见得到了通过

C.有些以前的管理层人员也在监事会中任职

.如果监事会成员为了员工的利益而跟企业管理层冲突,很有可能被解除职务

4.

德国和瑞士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的食欲,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攻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因为在潜意识中人们会给自己发出不能吃红色餐具中食物的心理暗示,从而令食欲下降。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快餐巨头常在大堂中使用大片鲜亮的红色图案,并没有影响快餐销量

B.红色易使人产生紧张感,暴饮暴食是人在精神紧张时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C.试验表明,使用红色水杯者比使用蓝色水杯者平均饮水量要减少44%

.红色预示着不安和担忧,人们看到红色餐具会本能地担心食物有危险

5.

赵、钱、孙三个地质工作者在辨认一块矿石,赵说:这不是铁,也不是铅。钱说:这不是铁,而是铜。孙说:这不是铜,而是铁。已知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判断对了,有一个人判断错了,有一个人只说对了一半。

根据上述情况,以下哪项是真的?(

.这块矿石是银矿

B.这块矿石是铜矿

C.这块矿石是铁矿

.这块矿石是铅矿

答案与解析

.答案:

解析:削弱反对型题目。如果项为真,说明她是由整体的一小部分的表现来判断这个整体的特征,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可以削弱她所得出的结论。、BC三项均不能对结论构成削弱。正确答案为。

2.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削弱论证题目。论点是右腿疼是年纪大导致的。医生的话隐含的前提是所有上了年纪的人腿都疼。C选项相当于否定了前提,作用最强。选项是否定论据,削弱力度弱。B、选项为无关项。

3.答案:

解析:结论是监事会很难代表普通员工的利益。项为无关项;B项说明可以维护员工的利益,是削弱项。C项,以前的管理层人员已经不再是现在的管理层人员,因此为无关项。项,说明如果代表员工的利益,监事会成员可能会被解除职务,强了论据。因此本题选。

4.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餐具颜色能直接影响食欲,红色餐具可降低人们4%的食欲。

论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红色是极具攻击性的色彩,用红色餐具盛放食物往往会让人难以下咽。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题目要求找出最能质疑论断的选项,即说明红色餐具不能降低人们的食欲,属于削弱论点题型。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项说的是销量,与人的食欲无关,属于无关选项;B项红色会让人产生紧张感,从而导致人们为放松精神而暴饮暴食,直接否定了论点红色餐具会降低人们的食欲C项提供的试验数据说明红色餐具有降低食欲的作用,强论点;项红色餐具担心食物有危险可能导致的结果是食欲降低,强论点。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题突破口为钱和孙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这两人的判断必有一真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话

由钱和孙的判断有一真一假可知,赵的话对了一半。假如赵的前半句对后半句错,说明这不是铁而是铅,那么钱和孙的判断全错,与题意不符,因此赵的前半句错,后半句错,即这是铁,不是铅。

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

由这是铁可知,钱的判断错,孙的判断对。故正确答案为C

22年务员考试每日练习:语句表达

.

选出有歧义的一项()。

.大家都来琢磨怎样提高效率才好

B.人们都在考虑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

C.群都在思考怎样改善环境卫生

.我们都在研究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2.

就本质而言,《人民学》质量高低,,与传播媒介所处位置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讲,销量也不能必然反映学的真正价值,今天的畅销作者中,有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呢?有媒体统计发现,2年,王蒙、贾平凹、周国平、麦家四人的总版税,比不过一个当年明月,但这并不能因此就否认这四人的学造诣。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并不体现在它的市场价值上

B.惟一衡量标准在于作品本身

C.与读者群体的阅读喜好息息相关

.取决于作者的学底蕴和思想深度

3.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妻子黎方方见到分别刚刚两个月的丈夫时,已经判若两人:以前见面总是那么热情,如今却冷若冰霜。

B.别看这个人不善言笑,其实这个人很好说话。

C.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乌鲁木齐的往返飞机票。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否认,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变化。

4.

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因涉嫌洗钱案疑点,陈水扁一家人昨日再受传唤。

B.考试制度催生和促进了中国类型样的考试经济。

C.岁末将近,北京瑟瑟的寒流中吹起一股热辣的韩流

.注意区分普通感冒与HN病毒引发的高烧症状。

5.

下列句子中,语意前后矛盾的句子是()。

.流动人口的增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B.辩论双方你来我往,舌剑唇枪,台上一度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

C.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看到一张张笑的面庞,你就会觉得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答案与解析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歧义的能力。

选项停顿歧义,可以有两种理解,即大家都来琢磨怎样提高效率,才好大家都来琢磨,怎样提高效率才好。前者对应大家都来琢磨,后者对应怎样提高效率,有歧义。BC、没有歧义。

故正确答案为。

2.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填空。分析料结构可知,二、三句是对第一句话的进一步论证,由王蒙、贾平凹等畅销作者事例得出的结论可知,料强调的是作家所著作品本身的价值,因此,对于《人民学》而言,其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就在于作品本身,故B正确。

项中的“>与传播媒介所处位置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中的重复,造成语句不通顺,不能作为接语。C、项在料中未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解析:>项,以前见面总是那么热情,如今却冷若冰霜指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态度,还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不明确,故存在歧义。B>项,的发音不一样造成歧义,存在为人和善,好说话很爱说话两种语义。C>项,两张北京到乌鲁木齐的往返飞机票存在歧义,是共两张,一张是北京到乌鲁木齐的飞机票,一张是乌鲁术齐到北京的飞机票,还是四张飞机票不得而知。>项不存在歧义,当选。

4.答案:

解析:

考查辨析歧义的能力。

项既可以理解为普通流感“HN病毒引发的高烧症状之间的区别,也可以理解为普通流感引起的高烧症状“HN病毒引发的高烧症状之间的区别。故正确答案为。

5.答案:B

解析:

此题为非典型的病句辨析题。B项前半部分你来我往,舌剑唇枪说明台上的辩论非常激烈,与后半部分的冷场语意矛盾,故正确答案为B

C、项语意前后一致。

22年务员考试每日练习:定义判断

.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下列属于间接故意的是()。

.李某由于邻居赵某经常辱骂她而怀恨在心,找人恐吓赵某,赵某由于惊吓过度而突发心脏病死亡

B.某日深夜,李某在家中听到外面有女子呼救,由于心理害怕没有出门察看,结果第二天警方发现在李某家附近有一女子被害

C.李某在不知赵某正在维修机器的情况下合上了电闸,导致赵某触电身亡

.李某高速驾驶中看到有一老人正在横穿马路,但没有减速,将老人撞成重伤

2.

地缘化学是化学研究中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化差异与因缘关联,探讨地理区域化特征与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地缘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徽商现象

B.某地农业景观的开发过程

C.城市房价暴涨现象

.某市大学生创业现象

3.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理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特征,是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的经济形态。

下列不属于循环经济做法的是()。

.变单程式经济为循环经济

B.变消耗型经济为休养生息型经济

C.变储备型经济为增长型经济

.退田还湖、退耕还林

4.经济纠纷: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双方当事人就权利义务关系所发生的争执。下面不属于经济纠纷的是:

.某校认为,省教委所拨某项经额度不合理,与之发生分歧,引起争议

B.甲厂拖欠乙厂货款,乙厂长期索要不成,准备起诉

C.甲厂就商标名誉权问题要求乙厂赔偿,并停止使用现行商标,乙厂拒不执行

.船闸管理人员扣押船只导致船方经济损失,船方要求赔偿,船闸管理人员拒不赔偿

5.

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等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是循环经济的一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减量化的是()。

.某机动车制造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采用节油技术

B.某企业根据市政府所提倡的精神,淘汰本企业耗能高的生产工艺

C.某农业生产基地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农用薄膜进行综合利用

.某司严格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

答案与解析

.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间接故意强调“>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且当事人的态度是有意放任,同时其结果是“>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李某并不知道>恐吓赵某>会导致>突发心脏病死亡,不符合定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B项为强干扰项,>李某的行为仅仅是一种害怕的心理,主观上并不确认女子最终会被害,因此不负有责任,不符合定义要件;C>李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会>导致赵某触电身亡,不符合“>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项>李某明知可能撞上老人,仍然没有减速,符合定义要件,属于间接故意。故正确答案为。

2.答案: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地理区域化特征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项中徽商指的是徽州的商人,徽商现象符合定义要点,属于地缘化学的研究对象。BC项均未涉及化,项大学生创业现象与地理无关,都不属于地缘化学的研究对象。故正确答案为。

3.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中明显指出循环经济,B中休养生息经济,中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均是循环经济,而C中的增长型经济,不符合低开采,不属于循环经济,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解析:经济纠纷的关键要件有:()经济活动;(2)权利义务关系所发生的争执。项不是经济活动,不符合要件()。BC、三项符合定义的要件,属于经济纠纷,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选项

5.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在生产、流通和消等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项中的节油技术、B项中的淘汰能耗高的生产工艺均属于在生产中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项属于在生产消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均符合定义。C项中的行为不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过程中的行为,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

22年务员考试每日练习:类比推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8篇【第0225】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811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