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狠抓落实持续为基层减负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全省政府系统公文办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近日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省政府系统推行公文办理“七要诀”。
全省政府系统公文办理如何更标准、更规范、更精细?思享君为你梳理。
1.初审要“细”
公文格式方面
重点审核文种是否恰当、要素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越级行文、请示中一文多事、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未经许可直接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等情况。
公文内容方面
重点审核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精神,所涉及事项是否由收文单位办理,有关附件及材料等要件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明显文字、印制错误等情况。
公文程序方面
重点审核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主办部门是否事先与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对于行政法规和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关系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的文件,是否按规定经过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网上征询、专家论证等前置程序。对于初审不符合规定的公文,及时退回来文单位并说明理由。
2.拟办要“准”
对事项请示类公文
要简要列明公文政策依据、部门所做工作、征求意见情况等,在掌握请示事项、尊重部门意见、对照先例比较、加强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研究提出规范简洁、鲜明清晰的拟办意见。
对活动请示类公文
要简要列明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及需注意事项,准确领会领导意图,研究提出参加活动人员、职责分工等相关事宜的意见建议。
对阅知类公文
要根据公文内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分送范围。同时,要与来文单位加强沟通,避免因拟办意见不准造成公文要求落实不到位;对续办的公文,需将之前办文过程作简要说明。
3.把关要“紧”
厘清把关责任
公文起草单位要承担主体责任,先期把好政治、法律、程序、文字等关口,重要政策性文件需经集体研究后报送;
公文办理单位要承担审核责任,强化服务意识、精品意识,增强业务能力,严格审核把关,努力实现零差错、零失误。
突出把关重点
在前期初审的基础上,着重审核拟出台的政策,上级或我省是否已有类似政策,是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对报请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是否提请合法性审查;
涉及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预算经费、用地指标、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是否事先与有关部门充分沟通;
对涉企文件,是否全面了解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有关诉求;
同时,还要审核公文逻辑是否严谨、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表述是否恰当、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
创新把关形式
采取内部会商、外部沟通、多方讨论等方式对公文进行审核把关。责任单位要建立集体会商机制,对重要文件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必要时邀请相关专家和部门进行协商,加强沟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