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引用过的诗词大全

2022-09-03 14:25:00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2017630日)

出处:《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原文: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释义: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致辞》(2017630)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

原文: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释义: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2017514日,北京)

出处:荀子《劝学篇》

原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释义: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7年1月26日)

出处: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原文: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释义:春天的生机活力扑面而来。

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

——《在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2017122)

出处:(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列传第一百六·王涣之传》

原文: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事无今昔,唯当为贵;人无同异,唯正是用。

释义:要以虚心的态度,公正地听取对国家大事的不同意见,一视同仁地看待人和事物;无论是什么样的意见建议,顺意的或者是不同的,都以实事求是的方法和态度对待。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118日)

出处:《三国志·夏侯玄传》

原文: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

释义:美食佳肴,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的滋味;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在于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7117日)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原文: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故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释义:聚集一切力量采取行动,没有什么不可以胜利的;集思广益来做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成功的。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在2017年新年贺词上的讲话》(20161231)

出处:(清初)王夫之《尚书引义·太甲》

原文:日月之形,万古不变;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微信号:xdkanqi)

释义:意思是新旧事物交替变更,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停滞不前。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习近平在秘鲁国会的演讲(20161121日)

出处: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原文: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释义:只要彼此相知,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像邻居一样。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

出处:(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原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释义:志向要是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日)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九》

原文: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释义:功绩是凭借才能而成就的,事业是由于才能而扩展开来的。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16530日)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九》

原文: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释义:功绩是凭借才能而成就的,事业是由于才能而拓展的。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

——《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2016112日)

出处:(宋)赵湘《本文》

原文:古之人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将正其身,必治其心;将治其心,必固其道。(微信号:xdkanqi)

释义:要想治理好天下,就一定要治理好家庭、修养自身品德。

浇风易渐,淳化难归

——《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2016112日)

出处:(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原文:是知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大道起而仁义息,神化周而市狱定。虽复体元立教,眚灾耀知远之书;顺时宰物,宥罪发精微之典。而况浇风易渐,淳化难归?

释义:轻薄浮靡的风气很容易蔓延,淳厚质朴的习尚很难恢复。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2016112日)

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论·后刑》

原文:古之君子,善善而恶恶。人君不畜恶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无用之苗,苗之害也;无用之民,民之贼也。(同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释义:锄去一些野草,禾苗就能很好地生长;惩罚少数对人民有危害的人,百姓就会高兴。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2016112日)

出处:(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微信号:xdkanqi)

原文: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释义:新栽的松树恨不能快速地长成千尺高树,到处乱生侵蔓的恶竹应该斩掉它一万杆。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2016112日)

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

原文: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释义:人不能战胜自己的方寸之心,又怎能战胜广阔无垠的外部世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在南非《星报》发表题为《让友谊、合作的彩虹更加绚丽夺目》的署名文章(2015年12月1日)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原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

释义: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追求不同的人,即使在身边也不会觉得亲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1118日)

出处:春秋·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

原文: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释义:大凡治理国家的方法,都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20151115)

出处:《周礼·冬官考工记》

原文: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

释义:常用“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来表达行动胜于空谈的意思。

强不执弱,富不侮贫

——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2015117日)

出处:战国·墨翟《墨子·兼爱中》

原文: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释义:强大者不控制弱小者,富人不欺侮穷人。

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习近平在越南国会的演讲(2015116日)

出处:唐·王勃《八卦大演论》

原文:故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释义:站在大海旁看江河,就知道江河为什么要会归大海;登上泰山看其他山,就知道其他山峰为什么以泰山为尊了。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2015115)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原文: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故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释义:指聚集众人的力量和智慧兴办事业,就没有不成功的。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20151016日)

出处:东汉·荀悦《申鉴》

原文:故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释义:足部受寒了会伤害到心脏,民众穷困就会损害到国家。

量腹而受,量身而衣

——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2015926日)

出处:战国·墨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

原文: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吾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释义:知道肚量的大小才去接受(吃多少东西),知道身材的高低才能穿(合适的)衣服。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在西雅图的讲话》(2015923日)

出处:孟郊《答姚见寄》

原文: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贤哲不苟合,出处亦待时。

释义:尽管太阳和月亮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光辉,却都能对人类世界带来好处。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在西雅图的讲话》(2015923日)

出处:(战国)鬼谷子《鬼谷子·决篇第十一》

原文: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事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释义:观察问题时就要用变动的眼光、发展的眼光,不可墨守成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在西雅图的讲话》(2015923日)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

原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释义: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讲话》(201593日)

出处:《诗经·大雅》

原文: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释义: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2015823)

出处:司马迁《报任安书》

原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释义:用它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形成一家的学说。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626日)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兴五福销六极》

原文:然臣窃闻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伏惟陛下,欲纾人之忧,先念忧之所自;欲救人之病,先思病之所由。

释义:善于消除灾祸的人,总是先查找其根由。

禁于未然之前,禁于已然之后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626日)

出处:《汉书·贾谊传》

原文: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释义:礼是在人们的行为将要发生之前制止,而法律是在行为已经发生之后惩治。(微信号:向党看齐ID:xdkanqi)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626日)

出处: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原文: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释义:大凡国家大事,制定法令条例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依。

德不孤,必有邻

——《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2015523)

出处:《论语·里仁》

原文: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无援,必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朋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2015523)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卷一·俚语对句》

原文: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释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在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让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201558)

出处:(三国蜀汉)谯周

原文: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释义:交友得道,即使千里之远也可同心交好,也可友谊坚固如胶似漆,也可情谊坚定堪比金石。

合则强,孤则弱

——在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201557)

出处:《管子》

原文: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

释义:关于国家轻重强弱的形势问题,各诸侯国能够联合起来就强大,彼此孤立就弱小。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2015422日)

出处:清·魏源《默觚·治篇八》

原文: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倾厦非一木之支也,决河非捧土之障也。

释义:一个人独自举起重物可能会很困难,但许多人一块行走则容易走快。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在巴基斯坦议会上的演讲》(2015421日)

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赠萧

原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释义: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巴基斯坦议会上的演讲》(2015421日)

出处:《论语·为政》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释义: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535日)

出处:《论语子路》

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义:孔子说:(管理者)自身端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自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22日)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四

原文:一程离了钱塘门,取今时景灵宫贡院前,过梅家桥,到白雁池边来,问到陈干娘门首时,十字儿竹竿封着门,一碗官灯在门前。上面写着八个字道:“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释义:人心即使冷酷如铁,也扛不住法律的熔炉。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113日)

出处:《吕氏春秋·不苟论》

原文: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

释义:要知道平直,一定要依靠水准墨线;要知道方圆,一定要依靠圆规矩尺。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习近平在斐济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20141121日)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微信号:向党看齐ID:xdkanqi)

释义:圣人不存占有之心,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去做事,但不争。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20141117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原文: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释义:高大的房屋建筑的建成,不是靠一棵树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大海之所以辽阔,不是靠一条河流的水注入进来就能形成辽阔态势的。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20141117日)

出处:北宋·欧阳修《朋党论》

原文: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释义:和衷共济,从未改变,齐心来共同成就事业,这才是君子交朋友的方式。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的演讲》(2014119日)

出处: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

原文: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释义:明净清白的山水,放眼望去,满树叶枝,被着秋淋上了鲜明的色彩有红有黄,色彩的感官摄入心扉。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1015日)

出处:北宋·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

原文: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释义:随着别人谋划,终究落在人后;形成独家特色,才能生动真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924日)

出处:《礼记·学记》

原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释义:独自学习而无人切磋,则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912日)

出处: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原文: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释义:治理国家的人,要以使人民富裕为根本大事。

民齐者强

——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912日)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议兵》

原文: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

释义:民心齐的国家才会强大。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95)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原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释义: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令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93日)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

原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释义: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93日)

出处:《周易·系辞下》

原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习近平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2014714日)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

原文: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释义: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201479日)

出处: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

原文: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释义: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201479日)

出处: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

原文: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释义:在眼前不可白白流失掉的是时间,遇上了就不可错失的是机会。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201474日)

出处:《大学》

原文: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释义:治理国家不以财富为利,应该以仁义为利。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628日)

出处:春秋·文子《文子》

原文:夫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人主之度量也。

释义:法律,是天下人做事的共同遵循,也是裁量是非的根本依据。(微信号:向党看齐ID:xdkanqi)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628日)

出处:《庄子·人间世》

原文: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释义:凡是交往,与身边的朋友交往一定要相互信任,与远方的朋友交往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诺言。

合则强,孤则弱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628日)

出处:《管子》

原文:夫轻重强弱之形,诸侯合则强,孤则弱。

释义:各国能够联合起来就强大,彼此孤立就弱小。

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

——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201465日)

出处:《后汉书·西域传》

原文: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释义:送信的、传达命令的,每月都不断。形容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繁盛的景象。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201465日)

出处:清·魏源《古微堂·治篇》

原文:江河百源,一趋于海,反江河之水而复归之山,得乎?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释义:鞋子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合脚。治理的方法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有利于人民。比喻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2014521日)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

原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

释义: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来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459日)

出处:《左传·庄公十一年》

原文: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通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

释义:他们为政的时候,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自己承担,所以国家就兴旺。但桀和纣“罪人”,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别人干的,和他们没有关系。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54日)

出处:北朝齐刘昼《刘子·崇学》

原文:故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释义:凿井的人,从挖很浅的土坑开始,最后挖成万丈的深井。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字上著力

——《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318日)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十一》

原文:“吴知先问‘过则勿惮改’。曰:‘程子所谓“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曲折专以“速改”字上著力。若今日不改,是坏了两日事;明日不改,是坏了四日事。

释义:知道自己的缺点应该快点改正,使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最难的就是在‘速改’两字上用力。

不用扬鞭自奋蹄

——《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4226日)

出处:臧克家《老黄牛》

原文: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释义:老黄牛好像也珍惜美好时光的宝贵,不用鞭子催促也会加快步伐努力向前。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217日)

出处:(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原文:夫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畏事之弊,与生事均。

释义:治理国家既不可随便制造事端,也不可胆小怕事。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217日)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原文: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释义: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114)

出处:《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原文:《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释义:全国各地风俗教化相同,九州方圆政令贯通划一。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114)

出处:《论语颜渊》

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微信号:向党看齐ID:xdkanqi)

释义: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14日)

出处:《论语季氏》

原文: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释义:这句话是说:看见善的,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看见恶的,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水里。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114)

出处:《孟子离娄上》

原文: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释义: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游必有方

——《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114)

出处:《论语·里仁》

原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知之不难,行之不易

——《在山东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20131128日)

出处: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征伐》

原文:贞观二十二年,军旅亟动,宫室互兴,百姓颇有劳弊。充容徐氏上疏谏曰:‘……唯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著,体逸于时安。

释义:知道这样的道理并不难,但付诸行动却不容易。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1112日)

出处:《老子·第六十三章》

原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释义: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从细微处着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119)

出处:(清)陈澹然《寤言·迁都建藩议》

原文:惟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

释义:不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谋划周全一时之事,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筹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819日)

出处:《老子·六十四章》

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释义:那合抱粗的大树,成长于小芽嫩苗;那九重高台,由一块块细土垒成;那千里之遥的行程,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有志者事竟成

——《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201365日)

出处:《范晔·后汉书·耿(yǎn)传》

原文: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释义:如今看来,有志向的人做事一定会成功啊!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原文:卫彪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释义:顺从学习好的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困难,学习坏的就像山崩一样容易。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201354日)

出处:袁枚《续诗品·尚识》

原文: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释义:学问的根基如弓,人的才能如箭,真知灼见(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能命中目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201354日)

出处:《警世贤文·勤奋篇》

原文: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释义: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341日)

出处:明、清两代文人《古今贤文(合作篇)》

原文: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释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意思是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341日)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原文: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释义: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341日)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卷二之枕边第十二篇

原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微信号:向党看齐ID:xdkanqi)

释义:聪明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发表主旨讲话》(2013327日)

出处:(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博喻卷第三十八》

原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

释义: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不会因为有山海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

人生乐在相知心

——《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2013325日)

出处:《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原文: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释义: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放之四海而皆准

——《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2013325日)

出处:《礼记·祭义》

原文: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释义: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2013319)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原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释义: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31日)

出处:朱熹《四书集注》

原文: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

释义: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31日)

出处:《荀子·大略》

原文: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能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释义: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学习以不负平生所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31日)

出处: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原文: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释义:世上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的,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31日)

出处:《礼记·中庸》十九章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释义: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31日)

出处:《孟子·尽心下》

原文: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释义: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新年茶话会》(201311日)

出处: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原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微信号:向党看齐ID:xdkanqi)

释义: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1229日至30)

出处:(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释义: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21117日)

出处:苏轼《论范增》

原文: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释义:其实外邪侵入必然损体,虫之生也必然加剧腐败。

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20121115日)

出处:《郑板桥·竹石》

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释义:扎根在破岩中的竹子,任凭来自各方的狂风猛刮击打,仍然坚定强劲。

夙夜在公

——《习近平主席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20121115日)

出处:《诗经·召南·采蘩》

原文:于以采蘩,于沼于;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释义: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2012220日)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

原文: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习近平引用过的诗词大全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3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