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学习新思想迈向新时代
——在七一建党纪念日党课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从历史发展、时代品格、主体归属、内容体系和指导价值上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科学概括和准确定位,揭示了其思想内容和实践方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理论指导。28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党的生日的特殊日子里,我想围绕“学习新思想迈向新时代”主题,和大家一起上一堂党课。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重要思想。首要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学习领会新思想、把握新时代。我认为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望远镜”和辩证唯物主义“显镜”来看,找到一种历史纵深感、时代方位感、生活场景感、思想深邃感,做到“高得上去、低得下来”。
——所谓历史纵深感,就是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历史、现实、未来结合起来,通过大跨度的历史比较,深对新思想、新时代的理解。
——所谓时代方位感,就是从时间、空间、实践交汇的角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土壤、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
——所谓生活场景感,就是善于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发现新思想、新时代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美好的生活场景呈现到眼前。
——所谓思想深邃感,就是综上所述,通过感性向理性、理性向实践的飞跃,不断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
——所谓“高得上去,低得下来”,就是既要精读十九大报告原和党章原,把握重大思想观点和决策部署;又要联系实际生活,分析身边的案例,善于以小见大、见知著。等会儿,我将以“私家车”、“排队”这两个最普通的事物现象为例,分析它们与很重大政策的联系。
按照上述思路,下面我尝试通过“四组镜头”,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组镜头“全球坐标、百年梦想”,看“十九大的主题”。
第二组镜头“引航中国、行动指南”,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三组镜头“面向未来、聚焦当下”,看“社会主要矛变化新要求”。
第四组镜头“家国情怀、巨龙腾飞”,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其战略部署”。
第一组镜头“全球坐标、百年梦想”,看“十九大的主题”
内容提示
王歧山向十九大作纪委工作报告,谈到五年工作体会时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很事情…要追根溯源,进行历史回放,…放到历史的时空中去认识。”在第一部分,我主要是从横向的空间、纵向的时间相交汇的角度,从十九大报告原进行解读,深对新时代、新思想主题的理解,同时揉合进了十九大报告第二部分的许内容,谈了一些想法。
具体体会
主题是大会的方向、报告的灵魂。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5句话明明白白,但是字字千钧!其背后的苦难辉煌、梦想念,又岂是5句、5句所能表达?不妨沿着“时间轴”,让历史来诉说,用历史来感悟:5年前——5年前——92年——949年——978年——22年——235年——本世纪中叶。
站在时空的交汇点上,深化理解十九大主题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5年前。请看视频
(播放《大国的崛起》片首约2分钟)
……
元5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
绝大数历史学家认为:元5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人类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的几块陆地上。从5年的世界史看,九个世界性大国相继崛起,同时期的中国呢?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中,中国封建社会走到末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危机四伏!
接着再把目光投向5年前。84年的珠江口外,西方列强用战舰和炮火,打开了中国大门,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掠夺财富,屠杀人民,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十九大报告第二部分第二段这样描述:“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
历史的脚步终于走到了92年,中华民族从此走向了复兴之路。民族危机、人民苦难的不断深,强烈激起仁人志士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思考和探索。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十九大报告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第七自然段概括了党的九十六年历史。这里,我们用一段视频,浓缩这一段历史……
(播放视频《复兴之路》片首约分钟)
……
九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使具有5年明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
——使具有5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的国家,找到了正确道路
——使具有6年历史的新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九大进一步描绘了宏伟蓝图:
——22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通过以上大跨度的历史比较,站在时空的交汇点上,理解我们这个民族,理解这个民族的黎民百姓,我们就可以深刻地理解十九大主题的内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个初心和使命,孕育于一个8平方米的房间,即一大会址,毛主席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初心和使命,发端于一条小船,从嘉兴南湖驶出的这条红船,如今已成为承载民族复兴梦想的巨轮。十九大后七常委集体瞻仰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含义非常深刻。这个初心和使命,镌刻在一座纪念碑上,用鲜血和生命镌刻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它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不只是一句简单的豪言壮语,而是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甚至流血牺牲。在今天,则需要警惕“四大危险”、经历“四大考验”,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去把握。
从时间的维度看:一方面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另一方面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但基本国情没有变,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把握“变”与“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空间的维度看:我们的社会主义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我想主要是指防止“左”,绝不能搞过去阶级斗争为纲那一套;也不能走改弦易帜的邪路,我想主要指防止“右”,绝不能搞全盘西化。这两者之间也是辩证关系。
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们既吃够了“十年革”的苦头,也遇到过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一定要自觉地增强道路自、理论自、制度自、化自。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人民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幸福大道。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完成这个目标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最后三年的冲刺中,要紧紧牵住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个“牛鼻子”,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要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从5年前到5年前,从92到949,从978到22,从22年再到本世纪中叶,追昔抚今,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每一个中华儿女没有理由不感到骄傲自豪!
第二组镜头“引航中国、行动指南”,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提示
这一部分,我尝试结合四个“时代问答”,与大家共同学习。它们的逻辑关系是:过去怎么样?现在处于什么方位?今后的目标和方向在哪里?战略原则和路径是什么?
具体体会
从太空中看地球,蓝色的地球,恰切地应该叫“水球”,所谓“三山六水一分田”嘛。中国的领土,恰似航行其中的巨轮。承载着十三亿人民的福祉,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巨轮”要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这是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最重要的贡献,是“中国巨轮”的正确航向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必须紧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在宏大的时代问答中,读原、学原著、悟原理。
时代之问一:五年成就怎么看?回答是: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居世界第一位。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一是全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一往无前的宏大气魄、激浊扬清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在各领域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二是开创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智慧、大视野、大格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解决了许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三是深层次。改革全面发力、点突破、纵深推进,先后出台5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很改革成果都已经通过立法和制度确认下来。纵观古今中外,这样全方位、宽领域、大力度、深层次的主动改革世所罕见。
四是根本性。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心凝聚了,军心振奋了,民心昂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强大生机。
应当说,五年来的成就,不光是这些“宏大的叙事”,它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比如:居民养老金五连涨,农民生大病有保障了,款吃喝风刹住了,“证明你妈是你妈”式的证明越来越少了,等等,群的“获得感”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