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2025-09-02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

在今天的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会上,我们齐聚一堂,深刻剖析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旨在汲取经验教训,筑牢廉政防线,全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组工干部队伍。下面,我结合近期对相关案例的研究,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些体会。

一、初举窥腐:剖析首次越界之祸

近期,在深入分析近三年全县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时,一个共性问题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干部的堕落往往始于对“第一次越界”的轻易妥协。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首次之举”,实则是思想蜕变的危险开端,犹如堤坝上微小却致命的蚁穴,若不能及时察觉并加以封堵,终将导致整座堤坝的轰然崩塌。某街道原党工委副书记王某的案例,令人痛心疾首。他在忏悔书中回忆,首次收受礼品是在春节前夕,企业老板以“拜年”之名送来两箱水果,其中却暗藏两万元现金。当时,他内心也曾经历过一番激烈的挣扎,反复推脱。然而,对方一番“书记您平日为我们解决用地指标、协调矛盾纠纷,这只是一点心意”的说辞,让他的防线逐渐松动。他心想“不取大额,仅此一回”,却未曾料到,这一次的妥协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次年春节,对方直接奉上五万元;到了第三年,企业遭遇环保难题,他竟“下意识”地为其打招呼。从最初收受两万元时的忐忑不安,到后来坦然接受数十万元的贿赂;从“被动接纳”的无奈,到“主动相助”的堕落,他的轨迹清晰地展现出,首度的“下不为例”,逐渐演变成了次次的“习以为常”;首度的“微小贪念”,如同毒瘤般滋长为后来的“巨大贪欲”。某事业单位原财务科长赵某挪用公款获刑的案例,同样发人深省。他负责管理单位备用金,起初只是因临时应急挪用了五千元,还打算下个月工资发放后便归还。然而,后来家中装修资金短缺,他又挪用了两万元;再后来炒股亏损,借款数额愈发不可收拾。直至审计时,他的罪行才被彻底揭露。他所谓的“临时应急周转”,本质上是将公权力当作了“私人取款渠道”;所谓的“下个月归还”,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托辞。每一次的挪用,都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最终让他陷入了无法回头的绝境。这些案例深刻地揭示出,干部的思想蜕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渐进的量变过程。“第一次”的选择,往往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走向。许多干部在面对诱惑时,常常会给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如“下不为例”“只是一点小意思”等,从而轻易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然而,一旦迈出了第一次违规的脚步,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逐渐丧失原则和底线。

作为组织部门的干部,我们肩负着选贤任能、管理干部的重大职责。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起草的每一份廉政提醒文件、组织的每一次警示教育活动,都应更加深入地剖析干部“首次之举”背后的心理诱因。例如,在制定干部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时,不仅要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是绝对禁止的,更要深入分析干部可能在哪些具体情况下容易出现“第一次”违规,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纠正措施。在组织廉政教育活动时,除了列举常见的违纪行为和后果,还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逼真的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干部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第一次”的巨大危险性,从而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增强他们的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只有让干部深刻认识到“第一次”的关键意义,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细处寻疴:透视日常监督之失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573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