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理清吴起县苹果产业发展思路,明晰发展目标,选准发展路径,抓牢发展和建设重点,创新发展机制,我近期深入吴起街道、长官庙、白豹、庙沟、铁边城、吴仓堡等镇街村组和有关单位,对全县苹果产业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201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省级苹果基地县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苹果产业“基地北扩、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三大战略,把山地苹果作为县域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农民长期稳步增收的首位产业来抓,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狠抓新园建设、幼园管护、防灾减灾、技术培训和示范园创建,全面加快苹果规模扩张,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群众增收增添了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山地苹果12万亩,建成陕西省高质高效示范园8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园、精品园18个,延安市美丽果园12个;有机果园认证5.33万亩;2022年苹果挂果面积5.4万亩,实现年产量2.99万吨,产值突破2.6亿元。初步形成万亩袖珍苹果基地、万亩黄颜色果品基地、万亩优系富士果品“三个万亩”基地。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技术标准跨上新台阶。近年来,以延安苹果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为抓手,严格按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装备现代果园“五新”要求狠抓新建园工作,大力推行矮化密植技术,不仅增加了亩均果树种植数量,并且提升了亩均产量。积极推行“灯、板、带、芯、螨”等绿色防治技术,推广物理、生物防控措施,绿色防控技术普及率达100%。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果园生草、树盘覆草等多元免耕覆盖技术,果园种草、生草覆盖面积达到6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以上。改造移动式熏烟桶1.1万个,安装新型自动气象观测站15套和自动气象观测仪20套。二是果园经营走出新模式。大力倡导鼓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建园,要求村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建园,宣传引导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家、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回乡发展苹果产业。累计发展种植户6927户,涉果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458家,果园18715.35亩,50亩以上的果农大户91户,果园9518.4亩,探索散户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迈进,推动苹果产业向规模化、精准化和高效化转变。三是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形成了县有果业中心、镇有团队、村有骨干的技术服务体系,县果业中心有农艺师、助理园艺师、技术人员22人,管理人员4人,镇果站共有38名技术员。近几年培育果品营销经纪人261人,果业高素质农民860人。制定出台了《吴起县果业“鸿雁”人才培育计划暨业务骨干下沉抓点示范三年行动(2022-2024年)方案》,每年培养农民技术员100名,包抓示范园10个,印发《延安苹果高质量发展技术规程》3万余份。同时,2019年12月县委、县政府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马锋旺教授及研究团队,成立吴起县苹果产业专家工作站,为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队伍培育。四是品牌营销取得新成就。深度挖掘地方元素,塑造吴起苹果品牌个性,成功打造出“吴起山地苹果”“长官庙”苹果等知名品牌。采取“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捆绑使用模式,规范统一全县果品销售外包装,授权“延安苹果”区域品牌使用企业及合作社13家,发展利益联合体5家,新开吴起苹果直营店2家,有效提高了吴起苹果的市场知名度。通过参加农业节会、政企联合直播带货和制作相关视频短片等多种方式,全力宣传报道吴起苹果产业发展成效。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和合作社建成4.0智能选果线2条,冷(气)库1.6万吨,果品深加工产能达1000吨。五是防灾减灾得到新提升。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方式,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水平。设立县苹果产业防灾减灾作战指挥部,协调指挥防灾减灾工作,组建12支技术指导小分队,深入一线督导防灾减灾工作。实施吴起果业气象保障能力工程,优化完善监测预警服务平台,实现重点挂果区域温度和湿度实时监测预警,成果创建全省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县。在冰雹多发区域建设果园防雹网0.83万亩。集中采购烟雾发生器、防冻生物药剂,采取挖土坑式、改造废旧油桶等办法建设熏烟防冻设施,示范引领整县提升果园防灾减灾能力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面临机遇挑战
(一)存在问题。近年来,吴起苹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上级要求、群众期盼及我市其他县市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一是生产条件较差。鉴于气候影响,苹果只能种植在高海拔的山顶、山坡,生产道路、灌溉设施条件较差,果园土壤瘠薄,全年降雨量分布不匀,无霜期短,极端灾害天气发生频发,果园道路、灌溉、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仍需完善。二是果农认识仍不到位。目前全县苹果产业尚未整体见效,初挂果园商品率低,苹果套袋、病虫害防治、施肥等环节投资大,果农原始资金积累少,产业建设积极性不高,主动投入和管理意识不强,严重制约着吴起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果业人才及劳动力短缺。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居家普遍是老弱病残,年龄平均在60岁以上,劳动力严重短缺,用工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果业专业技术人才薄弱,乡村“三农”新型农业带头人数量及能力不足。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吴起苹果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未形成规模,体系不全,专业化程度不高,现有果网、果袋、纸箱外包装企业的产能和产品质量都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以小型冷库为主的田间地头贮藏设施发展滞后。五是果品销售压力不断加大。果品销售渠道较少,果农往往被动等待客商上门收购,收购价格较低;品牌建设不够有力,“公用品牌”、个性品牌建设及营销主体培育仍需加强;2022年全县苹果产量2.99万吨,商品率81%,虽然19%的残次果通过政府补贴进行了收购,但大面积挂果后,残次果销路仍是不可小觑的问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推动吴起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572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