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街道公文规范赋能基层治理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2025-08-26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在2025年街道公文规范赋能基层治理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就刚刚结束的公文规范赋能基层治理专题培训,谈几点粗浅的心得体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有些许诚惶诚恐。省*专家的精彩授课,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手中这支笔、案头这份文件的分量。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那便是一半是豁然开朗,一半是如坐针毡。豁然开朗的是,对公文之道有了更深的领悟;如坐针毡的是,回想自己过往的工作,实在有太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所以,今天的发言,不谈成绩,只谈反思与感悟,希望能与各位同事共勉,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一次思想上的破冰:从习以为常如履薄冰

坦白说,在参加这次培训之前,我对公文写作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办文的层面。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写材料、发通知、打报告,常常是凭着经验、照着葫芦画瓢,把它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程序性任务。脑子里想得更多的是怎样尽快写完,而不是怎样才能写好。至于公文的政治性、规范性和严肃性,虽然也知道其重要,但在日复一日的习以为常中,这份敬畏之心,不知不觉地被消磨了。

专家的讲解,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反面教材,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工作中的许多盲区和误区。我开始深刻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比如,文种使用上的想当然。有时为了图方便,本应向上级请示批准的事项,却用一份报告了事,无形中混淆了行文规则,也可能延误了工作的最佳时机。又如,一些研究资料中提到的内容逻辑混乱、前后矛盾的问题,我也曾在自己起草的文件中发现过。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堆砌了大量材料,看似内容详实,实则重点不明、逻辑不清,给阅读者和执行者都带来了困扰。我回想起自己曾经起草过的一份关于社区环境整治的通知。当时为了追求所谓的全面,我在一份通知里塞进了宣传动员、任务分工、检查标准、奖惩办法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篇幅冗长。现在想来,这恰恰违背了专家强调的一文一事原则,更没有做到精简为基。这份通知下发后,社区工作人员反馈说看得头晕,居民们也觉得不知所云,执行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份看似简单的公文,如果逻辑不严谨、表述不清晰,其造成的执行偏差,影响的是基层治理的最终成效。还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一些网络资料中归纳的标点符号误用、数字格式不规范、附件排列不当等问题,过去我可能不以为意,觉得是细枝末节。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白,公文无小事,细节定成败。一个不规范的标点,可能引起语义的歧义;一个错误的日期,可能造成工作的混乱。这种从习以为常如履薄冰的心态转变,是我这次学习最宝贵的收获。它让我明白,手中的每一份公文,都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承载着组织的意图,关系着政策的落地,体现着我们干部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2025年街道公文规范赋能基层治理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472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