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老乡亲,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扎西德勒!
今天,咱们全村老少爷们、兄弟姐妹们聚在这里,心里头都热乎乎的。再过几天,就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大日子——咱们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甲子华诞,岁月辉煌。我是驻村工作队的队长XX,今天能有这个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伙儿一起,回望过去波澜壮阔的60年,聊聊咱们现在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我感到特别荣幸,也特别激动。
60年,在一个人的生命里,是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饱经风霜的长者;对于咱们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来说,这60年,是彻底告别千年黑暗、实现沧桑巨变的60年,是雪域高原换了人间的60年!今天这个宣讲,不是念文件、讲大道理,就是想和大家掏心窝子,用咱们老百姓自己的话,讲讲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奇迹,说说咱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回望来时路:从“天上西藏”到“人间奇迹”的历史跨越
在座的阿爸阿妈们,很多都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年轻人也从课本里、从老人的讲述中知道,6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西藏是个什么样子?那是一部百万农奴的血泪史。那时候,占人口不到5%的“三大领主”霸占着所有的土地、草场和绝大部分牲畜,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没有人身自由,过着“会说话的工具”一般的生活,缺衣少食,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生命安全毫无保障。那时候,谈何发展,谈何尊严,谈何幸福?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这就像一声春雷,炸开了束缚千年的枷锁,雪域高原的百万农奴从此挺直了腰杆,第一次成了自己家园的主人,成了国家的主人!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刚成立那会儿,咱们的家底有多薄?1965年,整个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只有3.27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可能还不如现在一个大企业一年的利润。那时候,没有像样的公路,没有现代工业,教育、医疗更是奢谈。可以说,咱们的现代化建设,几乎是在一片废墟上白手起家。
然而,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咱们西藏各族人民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情。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在这片高天厚土上,用血汗乃至生命,书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短短60年,我们走完了人类历史上其他一些地区需要数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这,就是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二、巨变六十载:雪域高原处处盛开幸福花
光说奇迹可能有点虚,咱们就用一组组滚烫的数据,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例,来看看这个奇迹到底有多“硬核”。
首先,是咱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衡量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最直观的就是看经济总量。大家还记得1965年那个3.27亿元的数字吗?到了2024年,咱们自治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765亿元,是1965年的155倍!预计到今年2025年底,这个数字将历史性地突破3000亿元大关!这个增长速度,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响当当的!这些钱从哪来?是从我们发展的特色产业里来,是从我们搞活的旅游市场里来,是从我们辛勤的劳动中来。这些钱又到哪去了?变成了我们脚下平坦的柏油路,变成了孩子们明亮的教室,变成了覆盖全民的医保,也变成了我们家家户户银行卡里不断增长的存款。
说到存款,咱们再看看自己的收入。过去,农奴们一年到头,可能连一块银元都看不到。现在呢?2024年,咱们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21578元。特别是对于咱们这些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更是越过越有盼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要让脱贫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再增长12.5%以上!这是什么?这就是党和政府对我们最实在的承诺,是让我们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步都不能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村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专题宣讲会上的讲话稿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446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