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关于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和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镇于2025年夏季,特别是暑期及主汛期期间,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核心原则,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扎实开展了一系列防汛暨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专项工作,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全镇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现将本阶段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与主要成效
面对夏季高温与主汛期叠加带来的严峻挑战,我镇将防汛及防溺水工作作为当前阶段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构建严密的责任体系、宣传体系、防控体系和应急体系,多措并举,筑牢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责任明晰的指挥体系
工作伊始,我镇便清醒认识到防汛及防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全镇防汛暨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专项部署会议。会议深入剖析了当前我镇面临的客观形势,对辖区内重点水域分布、风险等级、历史水文数据等进行了科学研判。会上,我们对各村(社区)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将每一条河道、每一个水库、每一段沟渠的巡查、值守、劝导责任明确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责任网络全面形成。
为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我们制定并印发了《XX镇2025年防汛暨防溺水工作应急预案》。该预案不仅明确了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更细化了预警发布、巡查值守、应急响应、人员转移、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和善后处置等全流程操作规程。同时,严格执行镇、村两级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渠道全天候畅通。一旦发生险情或接到预警,值班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上传下达,应急队伍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处置,为应对突发事件赢得了宝贵时间。此举确保了整个夏季,特别是几次强降雨过程中,我镇指挥体系始终高效运转,未发生因责任不落实、响应不及时而导致的事故。
(二)深化宣传教育,筑牢群防群治的思想防线
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上的麻痹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镇倾力构建了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高频次的宣传教育矩阵,致力于将安全知识送达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个体,从根本上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线上宣传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镇、村两级微信工作群、村民交流群、社区公众号等平台,持续性、滚动式推送图文并茂的防溺水安全常识、国家发布的权威预警信息、令人警醒的溺水事故案例分析以及通俗易懂的应急自救技能动画视频。我们还创新性地利用“村级大喇叭”和沿街商铺的电子显示屏,在午后、傍晚等事故高发时段,循环播放“严禁下水游泳”“水深危险、请勿靠近”等警示语音和标语,让安全提示声入耳入心。
在线下宣传方面,我们坚持传统有效方式与重点覆盖相结合。组织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深入村社、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开展了超过10场集中宣传活动,面对面讲解防溺水的重要性,累计发放了《致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安全手册》等宣传资料500余份。我们还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张贴《关于严禁在XX江、水库、蓄水池等危险水域游泳、捕鱼、戏水的通告》,并特别针对我镇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在XX江沿岸等重点区域设立了双语安全警示牌。同时,积极推动防溺水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与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紧密合作,通过主题班会、安全知识竞赛、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儿童深刻认识溺水的危害,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通过这种线上线下联动、无缝衔接的宣传攻势,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浓厚氛围,有效筑牢了防范溺水事故的第一道思想防线。
(三)细化隐患排查,织密水域安全防护网络
为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我镇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护林员、巡河员等力量,对全镇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水域,特别是XX江沿岸、各大小水库、灌溉沟渠、沿岸露营基地以及因降雨临时形成的积水坑塘,展开了“拉网式”、“地毯式”的滚动排查。
排查工作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镇2025年夏季防汛暨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总结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872.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