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准确掌握基层在全域典型村培育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进展、成效与挑战,根据年度工作安排,XX市人大常委会于2025年8月5日组织调研组,由XX副主任带队,赴XX市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XX市XX街道XX村和XX村XX茶园等代表性点位,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与主要成效
近年来,XX市将全域典型村培育与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抓手,坚持系统谋划、分类施策、重点突破,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以本次调研的XX村与XX茶园为例,其发展实践集中体现了XX市在推动乡村面貌改善、产业基础夯实与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一)典型村培育工作扎实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XX市将典型村培育作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关键切入点,明确了“1年起好步,3年见成效,5年大发展”的总体目标,持续发力,成效初显。
1.人居环境根本性改善。以XX村为代表的示范点,聚焦人居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度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通过拆除残垣断壁、清理杂物淤泥,村庄空间得到优化,并通过高标准绿化美化,实现复绿面积达1万平方米,村庄整体呈现出干净、整洁、有序的崭新形态。
2.公共文化设施日臻完善。在推进环境整治的同时,注重乡村文化根脉的延续与传承。XX村投资建成了集教育、展示、活动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公馆、村史馆及村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这些设施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平台,也成为展示乡土文化、凝聚乡贤力量、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有效提升了乡村的文化品位与文明程度。
3.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通过强化党建引领,XX村成功构建了“田字型”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格局,创新推行“巷长制”等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这种精细化的治理模式,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密切了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凭借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突出表现,XX村已成功创建为“乡村治理示范村”和“无毒村(社区)”,为周边村庄树立了良好榜样。
(二)乡村产业培育初具规模,富民强村根基逐步夯实
XX市坚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路径。
1.特色种植业形成规模。XX村充分利用本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油柑、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其中,油柑种植面积已扩大至850亩,形成了区域性的规模优势。通过推行“党建+美丽菜园”等模式,不仅美化了田园景观,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
2.品牌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以XX村XX茶园为代表的农业产业项目,从发展初期就注重品质与品牌的同步提升。通过引进优良茶叶品种,采用生态种植方式,并配备先进的加工设备,确保了茶叶产品的高品质。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与经营主体积极探索“线上直播+线下销售”的多元化营销渠道,成功举办“高美春茶直播”等活动,将直播间直接搬进茶园,有效提升了“XX高山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3.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显现。XX茶园的发展实践,是推动农文旅融合、促进“三产融合”的生动案例。通过将茶园打造为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基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实现了从单一农业生产向上游科研、下游文旅服务的价值链延伸。这种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也催生了新的消费场景和经济增长点,为乡村产业的立体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二、推进典型村培育与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调研发现,XX市在推进相关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赴XX市开展典型村培育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78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