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以来,随着气温持续攀升,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易发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我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将防溺水工作作为当前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周密部署、压实责任、多措并举,全力构建覆盖全镇的生命安全防护网。现将2025年上半年,特别是暑期以来我镇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镇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以实现“零溺水”为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了覆盖全镇、责任到人的防溺水工作体系,从组织保障、宣传教育、隐患排查等多个维度系统性推进工作。
工作启动之初,我镇迅速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担任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涵盖综治、公安、教育、水利、城建、卫生、团委、妇联、关工委等多个职能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督导检查和信息汇总。我们制定并印发了《*镇2025年度防溺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各村居的职责分工,建立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链条。同时,全面推行“分片包保”责任制,将镇、村干部、网格员的力量整合,把全镇范围内所有河流、水库、池塘、沟渠等涉水区域全部分解到人,确保每一片水域都有人巡、有人管、有人看、有人防,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格局。
我镇坚信,预防溺水事故最有效的手段是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为此,我们开展了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宣传形式多样化。各村居利用村级广播、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平台,高频次播放和推送防溺水安全知识。今年上半年,全镇累计悬挂宣传横幅超过200条,张贴宣传海报数千份。二是入户宣传精准化。各村组织村干部、志愿者、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逐户上门发放《关于预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安全告知书》,与家长和监护人面对面沟通,讲解防溺水知识和监护责任,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超过8000份,签订《防溺水安全承诺书》6000余份。特别针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多孩家庭等特殊群体,建立了“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定期上门或通过电话、微信提醒,确保安全监护不留空白。三是家校社联动常态化。我们与辖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六不准”等核心要点。同时,督促学校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我镇组织力量对全镇范围内的重点水域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各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所有沟、河、塘、库、坑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了详细的《危险水域安全管理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全镇共排查出重点危险水域140余处,全部登记在册,并明确了包保责任人和安全信息员。在隐患整治方面,我们对所有排查出的危险水域,均设立了醒目的永久性警示标识,标明了水深危险、责任单位、包保责任人及紧急救援电话等信息。同时,为关键水域配备了救生圈、救援绳、长竹竿等应急救援器材,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开展有效救援。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我镇防溺水工作的成效初步显现,安全防线得到进一步筑牢。
全镇建立了由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及志愿者组成的专兼职巡逻队伍,实行常态化巡查制度。特别是在午后、傍晚等事故高发时段,以及周末和节假日,巡逻队会加大对重点水域的巡查频次和力度,及时发现并劝离在水边嬉戏、垂钓、游泳的青少年和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暑期以来,各村巡逻队累计开展巡查超过1500人次,成功劝阻不安全涉水行为近百起。*村组建的“防溺水巡逻队”,每日在高温时段对村内重点水域加强巡查,有效阻止了多起青少年野泳行为。这种“人防+物防”的结合,极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我镇成功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格局。镇妇联、关工委、团支部等群团组织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志愿者深入村组,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关爱活动。例如,*村妇联联合关工委、团支部组织的入户宣传活动,通过真实案例警示,有效提升了监护人对防溺水工作的重视程度。*村则针对外出务工家庭,通过微信持续推送防溺水科普视频和警示信息,实现了安全教育的远程覆盖。这种多方力量的整合,形成了一张覆盖广泛、守护严密的社会化防护网。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某镇2025年上半年防溺水工作情况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66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