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级单位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培训会上的讲话

2025-08-18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县级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对下一步的结对共建工作,特别是如何有效融入XX区域社会治理集中整治这场硬仗,进行思想上的再统一、任务上的再明确、责任上的再压实。

开展县级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党组织结对共建,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不仅是党建任务,更是政治责任;不仅关乎基层组织的建设,更直接影响我县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特别是针对XX区域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省委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要求,我们必须以结对共建为有力抓手,以扎实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全力建设平安XX、便民XX、幸福XX。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结对共建的战略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站位高远、认识深刻,才能行动自觉、落实有力。我们必须从三个维度深刻把握结得共建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厚植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党的执政大厦,根基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我县正处在转型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特别是像XX区域这样,人口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社会结构复杂,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对我们的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来自多个渠道的资料显示,XX区域常住与流动人口总数庞大,高峰期曾接近50万人,这使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和矛盾纠纷的集中地。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推动县级单位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下沉,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为基层党组织赋能,帮助它们建强战斗堡垒,织密组织体系,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从而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第二,这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破解治理难题的现实需要。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在体制创新。面对XX区域存在的群租房乱象、治安消防隐患、公共服务短板等一系列治理顽疾,仅靠街道社区的单一力量,往往力不从心。相关调研指出,XX区域的治理需要党建引领,需要破解人员密集、情况复杂、管控难度大的系统性问题。结对共建,本质上是一种治理模式的创新。它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传统格局,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联动、共建共治”的新机制。县级单位党组织带着任务、带着责任深入一线,与社区党组织共同研判问题、共同制定对策、共同组织行动,能够有效整合执法、管理、服务等各方力量,形成“攥指成拳”的强大合力。这对于我们啃下XX区域社会治理这块“硬骨头”,探索超大体量社区的治理新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生动实践。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结对共建不能仅仅停留在组织层面,其最终成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上。在一些基层调研中我们看到,通过党建结对共建,能够有效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实事。县级单位的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沉到社区楼栋,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可以更真切地听到群众的呼声,更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共同解决一个停车难问题、共同整治一条背街小巷、共同帮扶一户困难家庭,不仅能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能在这个过程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鱼水深情,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干部就在眼前,从而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聚焦“五个问题”,系统谋划社会治理攻坚路径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县级单位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培训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61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