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近期我们围绕XX县农业保险工作的推进情况、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展开了专题调研。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XX县农业保险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XX县农业保险工作推进基本情况
自我国2004年重启农业保险试点以来,XX县紧跟国家步伐,在各级政策的强力支持下,积极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发展农业保险”已连续二十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从2023年的“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到2025年的“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政策导向愈发明确和深化。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引下,XX县积极响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先后出台了《XX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职责、经办流程和监管要求。
财政补贴是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核心动力。全国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从2007年的1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47亿元,撬动了巨大的风险保障规模。在XX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农户“五级分担”的结构,其中各级财政补贴合计占比通常达到80%左右,农户自缴比例仅为20%甚至更低。作为财政相对困难地区,XX县还享受到了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在费率上再降低20%的倾斜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户的参保负担,有效激发了其参保意愿。
(二)保险产品日益丰富,保障范围逐步拓宽
为服务于“大食物观”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战略,XX县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在中央财政补贴险种方面,已全面覆盖水稻、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以及能繁母猪、育肥猪等重要畜产品。同时,为扶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XX县积极探索开办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将茶叶、精品水果、蔬菜、中药材以及牛羊养殖等纳入保障范围,形成了中央补贴险种与地方特色险种互为补充的产品格局。此外,森林保险也被纳入政策性保险体系,为全县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风险保障。这种从“保大宗”到“保特色”的转变,体现了农业保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精准性和灵活性。
二、当前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XX县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调研中发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农户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相比,当前工作仍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
(一)供需信息不匹配,特色险种“叫好不叫座”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县关于农业保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50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