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县财政局抵制违规吃喝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2025-08-17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2025年县财政局抵制违规吃喝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今天,能围绕“抵制违规吃喝”这一主题与大家交流,我既感责任重大,又觉受益匪浅。作为一名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财政干部,我深知“舌尖上的小事”从来不是无关紧要的“私事”——它关乎党纪国法的尊严,关乎财政队伍的形象,更关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结合近期参与单位警示教育、纪律督查的所见所闻,以及自身工作中对干部作风的观察思考,我想从“思想防线、行为边界、制度约束、责任引领”四个维度,谈谈对抵制违规吃喝问题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认清“舌尖上的腐败”之害,在思想深处筑牢防线

去年底,县纪委监委通报了某乡镇干部借“项目验收”之名违规接受企业宴请的案例,其中涉及我县一名财政所干部。通报里提到,该干部起初认为“就是吃顿便饭,没拿东西不算违纪”,直到被群众举报、立案审查才懊悔不已。这让我想起办公室日常整理的信访件——近三年,涉及财政系统的群众投诉中,60%以上与“吃拿卡要”“宴请办事”相关;去年审计抽查的12个财政专项项目,竟有3个项目存在“超标准接待”“虚列餐费套取资金”问题。这些数据背后,是群众的利益受损,是干部的前途断送,更是财政资金的“跑冒滴漏”。

违规吃喝绝不是“小节”。从政治属性看,它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典型表现,是腐败滋生的温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属于违纪行为;从财政工作实际看,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一顿超标宴请可能挤占的是农村公路养护的经费,是困难群众的救助金,是乡村学校的教具采购款。去年我在参与乡村振兴资金专项督查时,曾走访过一个偏远山村,村支书拉着我的手说:“要是能把省下来的招待费多修半公里水泥路,老乡们挑着山货出山就能少摔两跤。”这句话像根针一样扎在我心上——我们嘴上省一口,群众就能多得一分实惠;我们手上松一分,纪律的堤坝就可能溃千里。

作为财政干部,我们更要把“思想防线”筑在日常。办公室负责干部学习培训,我参与制定了今年的“廉政教育月”方案,其中特别增加了“沉浸式”警示环节:组织干部到县廉政教育基地参观“舌尖上的腐败”专题展,观看我们自己拍摄的《一顿饭的代价》微视频(片子里还原了某前任财务科长因多次接受企业宴请,最终被围猎、挪用公款的全过程);邀请退休老党员讲“当年下乡办案,自带咸菜啃窝窝头”的故事。这些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让年轻干部明白:财政人的“清廉指数”,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公信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把准“八小时外”的行为之界,在日常点滴中守好底线

有人说:“违规吃喝大多发生在‘八小时外’,下班了、周末了,谁还管你?”但现实是,违纪行为往往就藏在“非工作时间”的细节里。今年3月,我们在核查某单位差旅费报销时,发现一张“晚上7点在某农家院”的餐饮发票,备注写着“加班餐”。但经查,当天该单位并未安排加班,所谓的“加班”其实是与项目承建方谈合作——这就是典型的“借公务之名,行违规之实”。类似的情况,我在整理财务凭证时见过不止一次:有的把“私人宴请”包装成“工作餐”,有的把“高档餐厅”换成“农家小院”,有的甚至让管理服务对象“代付账单”,以为“换个马甲”就能蒙混过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2025年县财政局抵制违规吃喝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38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