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关于“坚决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踏实干事、勤劳干事、廉洁干事”研讨发言材料

2025-08-17 07:03:52 12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今天,我们以“坚决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永葆政协干部实干本色”为主题开展研讨,既是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新时代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组织,政协机关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协商平台不是“避风港”,民主监督不能搞“特权区”。近期系统内查处的案例警示我们,“二线心态”“联络补偿”等思想毒瘤依然存在——有的以“联系广泛”为由超规格接待企业家委员;有的在调研活动中接受超标食宿安排;甚至出现借“资源整合”之名插手工程项目招标。这些问题直接损害政协组织的政治形象,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彻底破除顽疾!

一、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四类病灶”深挖思想根源

(一)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地位虚无论”。认为政协是“清水衙门”,放松自我要求,存在“到站养老”心态。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一些政协干部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政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岗位特殊论”。以“联系界别”“团结党外人士”为借口,违规参加联谊活动,接受企业馈赠。这种行为违背了政协干部的职责和使命,损害了政协的形象和声誉。

3.“履职补偿论”。将参政议政异化为利益交换,利用提案办理、民主监督谋取私利。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政协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违背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期望。

4.“资源置换论”。在委员推荐、界别活动中搞“人情往来”,破坏政治生态。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破坏了政协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典型案例警示

2024年全国政协系统通报的违纪案例中,38%涉及违规接待,26%存在调研超标,19%存在干预经济活动,暴露出三大风险。

1.驻会干部“朋友圈”复杂。一些驻会干部在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中,没有把握好分寸,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为他们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便利。

2.界别活动“潜规则”渗透。在界别活动中,一些人利用职务之便,搞“潜规则”,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严重破坏了界别活动的正常秩序和公正性。

3.智库调研“利益链”滋生。在智库调研过程中,一些人将调研成果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与一些企业或个人勾结,形成“利益链”,严重损害了调研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思想根源剖析

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

1.政治站位偏移,淡忘“凝心聚力是第一职责”的使命。一些政协干部没有深刻理解政协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没有将凝心聚力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导致工作中出现了偏差。

2.宗旨意识弱化,混淆“广交朋友”与“利益勾连”的界限。一些政协干部在工作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与各界人士的关系,混淆了“广交朋友”与“利益勾连”的界限,导致行为失范。

3.纪律防线松动,轻视政协“政治机关”的严肃属性。一些政协干部对纪律和规矩缺乏敬畏之心,没有认识到政协作为政治机关的严肃属性,导致纪律防线松动,出现了违纪违法问题。

二、筑牢三道防线,构建政协特色监督体系

(一)强化教育引导,拧紧思想“总开关”

1.实施“双向教育”。面向驻会干部开展“政治纪律十不准”专题培训。通过深入解读“政治纪律十不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驻会干部明确政治纪律的红线和底线,增强政治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培训可以采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联合民主党派举办“亲清政商关系”共建课堂。与民主党派合作,共同举办“亲清政商关系”共建课堂,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进行授课和交流。通过课堂学习,让政协干部和民主党派成员深入了解亲清政商关系的内涵和要求,掌握正确处理政商关系的方法和技巧,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

2.创新“场景教育”。打造“模拟界别活动实验室”,还原违规收受字画、违规企业考察等16种风险场景。通过模拟真实的界别活动场景,让政协干部亲身体验和感受违规行为的危害和后果,从而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在实验室中,可以设置各种场景道具和监控设备,对政协干部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建立“政协委员廉洁履职负面清单”掌上题库,每日推送学习。制定“政协委员廉洁履职负面清单”,明确政协委员在履职过程中不能触碰的红线和底线。将负面清单内容转化为掌上题库,通过手机客户端每日推送给政协干部,方便他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测试。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强化政协干部的廉洁履职意识,提高他们的纪律和规矩意识。

3.压实“家庭助廉”。每年召开干部家属廉洁座谈会,签订《八小时外监督承诺书》。每年组织召开干部家属廉洁座谈会,向家属们介绍政协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廉洁履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与家属们签订《八小时外监督承诺书》,明确家属在监督干部廉洁履职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单位与家庭共同监督的合力。

(二)完善制度屏障,扎牢权力“铁笼子”

1.建立“三线管控”机制。社交红线。明确领导干部与企业家委员交往“六个严禁”,即严禁利用职权为企业谋取私利、严禁接受企业的礼品和宴请、严禁参加企业安排的旅游和娱乐活动、严禁向企业借款和报销费用、严禁为企业违规提供担保和融资、严禁在企业兼职和领取报酬。通过明确社交红线,规范领导干部与企业家委员的交往行为,防止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履职底线。制定《调研视察经费使用规范》,细化交通、食宿等21项标准,明确调研视察经费的使用范围、报销流程和标准,防止出现超标准、超范围使用经费的情况。同时,加强对调研视察经费使用的监督和审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活动警戒线。实行重点调研项目廉政承诺备案制,要求承担重点调研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在项目启动前,签订廉政承诺书,并向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廉政承诺书应包括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保证调研数据真实可靠、防止利益冲突等内容。通过实行廉政承诺备案制,加强对重点调研项目的廉政监督,确保调研项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推行“阳光履职”。打造提案办理追踪系统,全过程公开承办单位对接记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提案办理追踪系统,实现提案办理的全过程公开。通过该系统,政协委员可以实时了解提案的办理进度和承办单位的对接情况,公众也可以对提案办理过程进行监督。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提案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协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实时公示出席率、提案质量及廉洁表现。为每位政协委员建立履职档案,记录委员的出席会议情况、提案质量、参与调研视察活动情况以及廉洁表现等内容。通过政协网站或其他公开渠道,实时公示委员的履职档案,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这样可以激励委员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履职质量,同时也可以对委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关于“坚决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踏实干事、勤劳干事、廉洁干事”研讨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35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