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持续解决群众身边“小事难办”问题、提升群众诉求办理质效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5-08-14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在全市持续解决群众身边“小事难办”问题、提升群众诉求办理质效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年2月,春节后的第一会,我们召开了“解决群众身边‘小事难办’问题、提升群众诉求办理质效工作”会议,今天我们再次召开专题会议,目的就是对这半年来的工作做一全面盘点、总结,广泛听取各方面特别是一线干部职工的感受体会和意见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目标,以更加精细有力的举措,持续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难办”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诉求办理质效,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我们X这座城市更具温暖、更富深情、更加幸福。

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专题片,虽然我们只从办过的群众诉求中选了3个案例,但真切地反映出我们相关部门和单位、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坚持“小事”不“小视”的清醒认识、以事要解决为目标的工作原则、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真诚付出,群众饱含深情,甚至眼含热泪的一句句“感谢”,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与点赞。这份双向奔赴的感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已为之动容。正如我上次会上强调的:对全市来说,这些诉求或许只是1%、0.1%的小概率事件,但对群众而言,却是关乎他们100%的利益和感受;只有办好这1%、0.1%的问题,我们才能赢得群众100%的支持和信任。我想这一点,从刚才8位一线同志饱含真情的发言中也能得到充分印证。他们的发言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妙的技巧,但字里行间却时刻体现着对群众的深情和对工作的热爱,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在解决完群众诉求时那种无法言表的成就感、获得感,这种感觉令人感动,也让我深受启发。下面,结合这半年来的群众诉求办理工作,我想再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些我的体会和感受:

第一个方面:谈谈“收获”,我们服务群众过程中有哪些成效和感动。记得上次会议最后我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把群众呼声当“哨声”,哨响必到;把群众小事当“大事”,事不过夜;把群众笑容当“答卷”,日夜赶考。那么半年过去了,我们交出的“答卷”到底怎么样?我的感觉是“远超预期”!这半年来,全市上下聚焦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换位思考和有解思维,以务实举措打通堵点、纾解痛点、化解难点,逐步实现了从“小事难办”到“小事快办”,再到“急事细办”“难事实办”的转变,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暖一公里”。总的来说,我感觉有4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政策好不好,要看群众是愁还是笑;工作实不实,要看群众是怨还是赞。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快速响应到网民留言反馈问题的高效办理;从“跑一次没办成”兜底服务窗口的托底攻坚到部门协作的难题化解,我们始终把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目的就是让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上半年,全市受理各类群众诉求3.67万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居全省首位,网民感谢信件数量、线上点赞量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市政务服务中心收到企业、群众表扬感谢类留言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的4倍。这些感谢信和留言大部分我都认真看过,其中有很多语言说得都很朴实,有的甚至还有错别字,但正因为如此,其中流露出的感情才更显得真实、可信、可感。这里,我也摘选了几条,比如,“孩子刚出生,妻子还在坐月子,天气突然降温,暖气也坏了……供热维修师傅不到半小时就上了门,蜷着身子仔细维修,汗一直淌也顾不上擦……看着温度计上的数字一点点上升,宝宝的小手热了,我的心里也暖了。”还比如,“小区南门没路口,进出很不方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网上留言,没想到工作人员很快赶到现场走访调研、商量对策,没几天路口就开好了……现在邻居们进出更方便,老人买菜不用绕远路,大家过马路也安心。”再比如,“之前我对医院护理水平的尖锐批评,政府并没有回避,而是将我的几句抱怨化作改进动力……现在再去医院,明显感觉解答更耐心了,动作更轻柔了,效率也更高了”。还有刚才车管所晓英同志分享的案例中,那名当事人的感谢信写得很长、很动情,也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写道:“此次短暂归国探亲,再次踏上X的热土,所见所感让我深受感动……拿到证件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家乡已变得如此美丽,又如此温暖人心。”这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一条条发自肺腑的点赞留言,见证着群众的“问题清单”正加速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清单”。从过去“诉求难办”的焦虑不安与“办了就行”的底线预期,到如今“马上就办”的安心踏实和“办就办好”的喜出望外,群众发出的是“暖气更热了”“灯更亮了”“路更宽了”“气更顺了”“办事更快,更方便了”的由衷赞叹,收获的是发自内心的信任感和幸福感,是生长于此、居住于此的情感归属与身份认同。我认为这无疑是最根本,也最具温度的收获。

二是干部收获了成就满满的获得感。上次会上我强调过,“办理群众诉求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轻易对群众说不。无论多高的职位、多大的权力,脱下这身官衣,我们也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群众诉求的时候,把自己代入群众角度,换位思考去解决问题,心里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特别是经过努力把问题解决之后,心里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获得感。就像刚才群众感谢信中提到的“暖气不热了”“路不通了”“证办不了了”的问题,当我们把自己代入群众视角去协调解决的时候,就更能体会问题解决之后群众心里的那种如释重负的幸福。比如,刚才视频中第一位出现的赵大姐,为办房产证二十年时间四处碰壁,那种无助和辛酸只要换位思考一下都能感受得到。接到她的留言后,我们数据局、税务局、政府办的同志们,先后多次帮助赵大姐联系陕西杨凌的相关单位,甚至政务服务中心和税务局的同志当时还计划要是电话协调不了就陪同赵大姐前往陕西现场办理。幸而经过各方努力,通过杨凌示范区税务局联系到了原西域花园的开发商,成功为其开具了购房发票。事后,我也与相关单位的同志们交流,他们告诉我,当看到赵大姐捧着迟到二十年的房产证激动落泪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所有奔走协调、跨省沟通都是值得的。我想视频中那些反反复复念叨着的“感谢”、那些无法言喻的感动,正是对我们干部辛劳付出的最好回馈,也是他们“成就感”“获得感”的最生动诠释。“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手上解决多少难题,肩上就扛起多少责任”。从上半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平均每天要回应200多件群众诉求,这是很大的办理量。其中,很多可能都像刚才话务员李娜分享时讲的,是老人对几块钱水表维修费产生的质疑,是群众着急语速过快时的表达不清,还可能是电子发票在浏览器中打不开这样的小问题……听起来琐碎,甚至微不足道。但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的心。从刚才李娜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我们的话务员在用一遍遍的耐心倾听,一次次的温和解答,传递着真诚与温度,化解着矛盾与焦虑,点亮着希望与期盼。她们收获的不只是电话那头一句句真诚的“谢谢”,更是那份被信任、被认可的满足感。实话说,现在每周看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民留言办理和兜底服务窗口的工作简报,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同志们的辛苦和办理一些难题时的不容易,很多次都深深地感慨、感动,由衷地敬佩我们的工作人员。所以每次看完我都要在报告上、简报中写下我的意见和感受,至少要大大地写上“很好”两个字,以表达我对同志们耐心细致、认真扎实、饱含感情工作的认可和敬意。记得上次会上,我还因为兜底服务窗口设置的问题严厉批评了数据局和窗口的负责同志。但经过这半年的努力,以及视频中反映出的认真态度,还有刚才务实恳切的发言,我感受到的是兜底服务窗口的同志们把“办不成的事”努力“办成”、把“难缠的事”尽力“理顺”的硬实作风,是把群众的“烦心事”当成“心头事”、把“小诉求”作为“大责任”的尽职担当。正如车管所X同志分享感悟时说的几句话,我觉得特别好:“幸福是日复一日的坚持,看似普通平常,却汇聚了群众的信赖和城市的温度”“坐想千步,不如迈出一步”“以心换心,方得真心”。我想如果不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那些评价和感谢又怎会如此真挚滚烫?如果不是矢志不渝地耐心服务,这些看似平常的温暖又怎能直抵人心?我认为大家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收获的这份踏踏实实的成就感、获得感,正是推动我们全市各项事业行稳致远、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部门收获了协同运转的高效率。“小事难办”往往折射出的是机制运行的“堵点”、流程设计的“盲点”和协同联动的“断点”。我们持续解决“小事难办”问题,就是想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各部门各单位不断提高认识、完善机制、优化举措、转变作风,切实提升群众工作的质效。这半年来,各部门各单位聚焦责任不清、方法不当、推诿扯皮等问题,压紧压实“首接首办”责任,坚持“先办后议、一管到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思路清晰、办法更多、干劲更足。让我们看到了服务响应在加速,跨部门的“壁垒”在打破,“信息孤岛”在联通,“踢皮球”现象在锐减,办事效率在提升。比如,今年上半年,某上市集团旗下4家4S店突然撤店,引发购车补贴无法兑现、售后维保断档等投诉密集,短时间内仅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的相关投诉就高达260多件,经后来排查统计共涉及全市利益主体1500多人,如果处置不及时、不到位,极易引发群体事件和重大舆情。市大数据中心迅速响应,协调商务、市场监管、运管等多家单位启动“联动工单”机制。三个单位和大数据中心通力协作、分工负责,商务局负责补贴和优惠政策兑现等经济类诉求,市场监管局负责汽车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发的诉求,运管局负责汽车销售、维护养护类诉求。大数据中心还牵头与该上市集团进行协商,仅仅一周就创造性地形成了落地汽车销售客服中心的解决方案,不到一个月,后续维保服务全面承接到位,彻底排除了车主们的后顾之忧。从投诉集中爆发到问题圆满解决,各部门行动快、配合紧、措施实,不仅免去了群众“来回跑、多头问”的奔波之苦,更有效化解了潜在的群体性风险,真正维护了咱们X百姓的利益,守护了群众的权益。再比如,针对新华北路缺少非机动车道、人车混行隐患突出的问题。政府办会同公安、住建、工业园区等部门现场办公、会商研判,充分采纳企业和居民职工的意见。短短14天,道路平整、非机动车道铺设、交通信号灯安装、绿化带完善等多项工作齐头并进、一气呵成。仅用一个半月,就让这条困扰群众和企业多年的“揪心路”变成了“安心路”,获得群众和企业的一致好评。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持续用情用力推动群众诉求办理工作提质增效。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通过“即办件”机制倒逼各单位服务提速升温。诸如供水供暖、环境卫生、设施维修等这些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办理时长从原来的3个工作日,大幅压缩到现在的1天内办结;各单位平均办件时长缩短了近1/5(19%),群众满意率更是提升了1.2个百分点。大家别小看了这1.2%,它代表着的是436位市民的点赞、436个家庭的认可,也是436句发自内心的感谢!还有咱们兜底服务窗口,能够主动当好企业群众的“跑腿员”。上半年累计办理跨市州、跨省的事项就有50件,占比46.7%,极大降低了企业群众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和沟通成本,给企业节省了大量生产经营时间,让群众感受到政务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通过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和各项机制的高效运行,一些过去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到了圆满解决,一些曾经的“烫手山芋”如今也能从容应对。可以说,诉求办理的顺畅高效,已经成为衡量我们服务群众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更是我们不断提升服务温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坚实支撑。

四是城市收获了万众一心的凝聚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每一个平凡的心声都能被温柔倾听,每一个微小的诉求都能被真诚回应,蓄积的就是一座城市快速发展的磅礴力量。今年2月,一位在X生活了十年的外地人,因户籍问题未享受过咱们景区的优惠政策。接到他的留言后,市文旅局主动伸手,不仅耐心细致地解释了惠民政策,更贴心主动协调社区和派出所,帮助他办理了居住证。游览归来,他专门表达了感谢,说政府的服务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嘉”的归属感。还有今年咱们X马拉松报名结束后,很多外地跑友给我留言,特别遗憾没有能够抢到参赛名额。为了不让这份热爱落空,体育局还特地在线上组织了二次补录。虽然名额依然紧张,但这份真诚的回应与努力,赢得了跑友们的理解与期待,纷纷表示明年一定要再来X参加马拉松。今年端午,一位远在新疆的西安籍年轻妈妈,为了给孩子接种疫苗,怀着忐忑的心情联系了我们。因新疆地处高海拔地区无法接种乙型脑炎疫苗,而返回西安又有感染风险,希望途经X时为女儿接种并顺道旅游。政务服务中心卫健窗口迅速联系疾控中心,通过电话对孩子健康状况进行了细致评估,并在端午节假期开辟绿色通道,为孩子完成了接种。事后回访,这位母亲已带女儿平安回到西安,她还在电话中提到,接种过程周到又贴心,下次一定还会再来X!我觉得“下次再来”,就胜过了千言万语。这些看似微小的需求能得到如此及时、精准且充满感情的回应,正是我们X之所以能留住人、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上个月,全市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研过程中,祁连山水泥厂负责人说了这么一句话,“从没见过哪一个地方的政府部门对企业服务如此主动,能够想尽办法帮企业解决问题。”在英斯特公司调研时,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下定决心将锌铝镁光伏边框生产线从现在的1条扩展到4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X市政府的服务精神让企业很放心,让我们能够安心生产、安心经营。”这几句话说得很朴实,也很真诚,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X发展环境的认可,更是对X未来发展的期望。还有今年以来,咱们很多大型餐饮企业都面临经营困境,像X路上的X酒店,就直接把特色菜摆在门口,进行堂食外卖,据说生意还特别火爆,日营业额相较过去直接翻了一番。为确保企业规范经营,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城市管理局等部门靠前服务、灵活处置,为酒店划定了户外经营区域,既保障了企业权益,又维护了市场秩序,更放大了咱们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与人情味。这份用心对待和灵活处置,引发的是推动城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蝴蝶效应”。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像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金融业增加值增速等多项经济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营商环境便利度更是排名全省第2,综合信用指数直接跃居全国261个地级市第7位。还有咱们的文旅产业在多重挑战下逆势上扬,五一前夕全新上线关城夜游2.0版本,引发国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收获游客广泛好评;第三届X马拉松、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项赛等重大赛事的成功举办,持续激活了第三产业的增长动能,咱们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正在持续攀升。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选择了“用脚”投票,咱们X成为全省除兰州以外唯一的人口正增长的市州。特别是今年毕业季,选择回到X、扎根X的优秀青年与高校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多,人才引进与校园招聘吸引力大幅增强,很多985、211院校毕业生,甚至名牌高校和海归人才都选择在X就业发展。可以说咱们X“发展放心、办事贴心、生活舒心”的口碑,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才引力、投资魅力和发展活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市持续解决群众身边“小事难办”问题、提升群众诉求办理质效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05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