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弘扬优良家风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宣讲会上的讲话:传承家风担使命共筑家国新气象

2025-08-14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弘扬优良家风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宣讲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回望,会发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往往镌刻在千家万户的门楂之上。家风,这个穿越千年的文化基因,不是尘封的古训,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密码。它可以是祖辈耕作时滴落的汗水折射出的勤勉,是父亲灯下批注书卷时笔尖流淌的笃实,是母亲教导子女时眼角闪烁的坚毅。今天,让我们共同探寻这份精神遗产的时代价值。

一、家风育人:培塑精神品格的源头活水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奥秘,在于无数家庭用家风构筑的精神堤坝。《颜氏家训》有言:“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从孔子庭训“不学诗,无以言”的治学精神,到曾国藩“居官以不要钱为本”的为官之道,家风始终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课堂。

在当代社会,优良家风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我们看到:当科技工作者在实验室彻夜攻关时,耳边回响的是父亲“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叮嘱;当基层干部在田间地头奔走时,心中铭记的是母亲“做事要对得起良心”的教诲;当青年学子在异国他乡深造时,行囊里珍藏的是祖父“学成必归来”的家书。这些浸润在生命里的精神烙印,塑造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家风育人的精髓,在于将抽象的道德准则化为具体的生活实践。它教会我们:敬畏不是虚无的概念,而是面对自然时取之有度的节制;诚信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商业往来中如期履约的坚持;担当不是遥不可及的重任,而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化力量,正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沃土。

二、廉风传家: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屏障

“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历史长河中,那些传承百年的清正门风,始终闪耀着警示与启迪的双重光芒。北宋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警醒:“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明代于谦“两袖清风”的佳话,清代张伯行“一丝一粒,我之名节”的箴言,无不昭示着廉洁家风对治国安邦的深远意义。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深悟:家风不是个人私事,而是连着党风政风的政治大事。当有人把家庭变成权钱交易的“交易所”,把亲人变成利益输送的“白手套”,不仅毁掉了家庭幸福,更侵蚀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反观那些永葆初心的典范,他们用“公烛不私用”的恪守,用“拒礼于门外”的坚决,为子女树立起清正做人的标杆。

廉洁家风的真谛,在于划清公与私的界限。它体现在:领导干部面对亲属请托时“法不容情”的清醒,企业家在商业竞争中“义利兼顾”的坚守,普通职工在职业选择时“取之有道”的底线。这种代际相传的精神自律,正是抵御诱惑侵蚀的坚固铠甲。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弘扬优良家风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宣讲会上的讲话:传承家风担使命共筑家国新气象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02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