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经验汇报

2025-08-14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XX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经验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借此机会,我谨代表XX街道,就近年来我们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面对复杂严峻的灾害风险挑战,我们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原则,将防灾减灾工作置于极端重要的位置,致力于构建更为坚实、更有韧性的安全防护体系。

一、坚持系统观念,筑牢防灾减灾“责任堤坝”

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首要在于构建一个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责任体系。我们深刻认识到,责任落实是抵御一切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为此,我们着力从顶层设计入手,系统性地夯实组织基础。

我们率先成立了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打破了以往“九龙治水”的局面,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协同抓落实”的强大合力。应急、城管等2个核心科室与5个社区的职责被逐一明确,确保了指挥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仅今年以来,我们就累计召开了3次专题部署会议,对防汛、防火、应对极端天气等关键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一套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是临阵不乱的根本保证。我们结合辖区实际,对《街道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同步完善了防汛、防台风等6个专项预案。预案的修订不仅仅是文字的更新,更是对实战流程的再造,我们对人员转移的路线规划、物资调配的启动标准、信息报送的层级渠道都进行了细化,确保每一项应急处置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为了将责任的“神经末梢”延伸至社会治理的最基层,我们创新并固化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责任体系。我们将防治任务精准分解到全域43个网格,由43名专职网格员担任“前哨”,负责日常巡查、风险上报和信息传递。通过专题会议部署与日常督查提醒相结合的方式,我们确保每一片区域、每一个重点部位都有人看、有人管、有人负责。今年以来,街道层面已累计开展网格化督查6次,真正实现了责任的全覆盖、无盲区,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责任堤坝”。

二、坚持关口前移,下好风险隐患“先手棋”

“防”是减灾的最高境界。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将工作的重心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力求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我们建立了一套常态化的隐患排查机制。由街道相关科室人员、社区网格员、物业人员及热心志愿者组成联合巡查队,定期对辖区内所有已知的易积水路段、老旧小区平房、建筑工地、涉地下停车场的工贸企业以及河道等关键区域,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的排查。对于排查出的问题,我们不搞“大概”“可能”,而是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包含18条重点点位的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销号解决”的闭环流程。这种精细化的管理,使我们对辖区内的风险底数了然于胸。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经验汇报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299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